袁隆平,远去的大师身影
前几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离我们远去,引发举国悲恸,大师不同于明星,人们看明星是为了消遣,人们怀念大师,是真正觉得大师的好处。
袁隆平,一生荣誉无数,但其为人低调,一直埋头试验田里,仿佛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一般,能下田,脚上还糊着泥巴;但他又非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因为他掌握着试验技术,能改良种子,筛选出高产种来。他的梦想是稻株下乘凉,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但是看看现在萝卜茄子,哪一个不是又肥又胖,因而我觉得这是可能的。
▲当年的西南农大在后来的合并潮流中被并入西南大学。
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大,当年应该是农学院。当年我第一次去重庆的时候,火车在北碚稍微停了下,车上就有人说,袁隆平曾经在这里毕业,西南农大是以袁隆平为骄傲的。袁隆平从这里毕业后,就去了湖南的安化农校,搞他的种子试验。他第一次发现有的变异稻株结出的稻穗多壮,而这恰恰是他需要的。机遇从来都是降临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仿佛从来没有人会对树上掉落的苹果好奇,唯独牛顿惊讶于此。
笔者是八十年代开始知道杂交水稻的。过去的水稻在家乡人口中叫“老品种”,老品种稻的优势是饭很香,但是产量极低。在现代农药之前农民用一些比较土的办法来灭虫,比如夜晚烧火吸引昆虫,或者用一种类似于梳子的器具来破除卷叶虫。这些办法有一定效果,而且比较环保,但是效率不高。
过去人们提高产量的办法,维系于开拓新的稻田,农业学大寨的根本就是多修田,多造水利,所以我们看到过去人们只要有水源的地方尽可能地开辟梯田。与此同时,人们尽可能挑灯夜战,修建水库,保证水源供应。
那个以粮为纲的年代造就了袁隆平。但袁隆平名声鹊起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1980年代中国一举解决温饱问题,人们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大涨。试想如果中国粮食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后来的改革开放也不可能那么顺利的。即使在今天,人们依然要感激袁隆平,因为没有粮食的高产,在很多农村地区土地抛荒或改为其他种植物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依然高居不下,为国民经济运行兜底保障,这不是一大功勋么?
所以,14亿人都要感谢袁隆平!人们对他的恋恋不舍不是矫情之举,而是细细思量的结果。
有句俗话,60年坐倒谈吃,10年坐倒谈钱。前半句是袁隆平从事研究的背景,后半句是袁隆平研究成果的体现。没有粮食保障,何来工夫坐倒谈钱。
袁隆平一生朴实,幽默直爽,不拘一格,恰恰是大师的风范。去世之后,一切从简,更显大师遗风:
功成而弗居,袁隆平,永远和我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