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实验学校 与部落同在
永丰国小与当地吉拉米代部落及志工,在校内搭建阿美族传统家屋。(罗亦晽摄)
狩猎、编织、利用泥土在校内搭建集会所与厕所,原住民族实验学校课程传统多样,让学生成为一位真正的族人!
实验教育三法2014年通过后,教育部与原住民族委员积极协助原住民族地区学校小学转型,作为原住民族文化传承的实验学校,发展民族课程并让学童在自然场域学习部落传统文化,盼借此提醒孩子不要忘记身分及家乡。
外聘师资 耆老是活字典
教育部统计,109学年各级学校原住民学生总数为13.8万人,花莲原住民学生人数约1.7万人,位居全国第二,主要为阿美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噶玛兰族、布农族及赛德克族等6族,万荣国小2018年成立全台第1所太鲁阁族实验小学后,也是花莲第1所原住民实验小学,之后丰滨国小、鹤冈及永丰国小也相继转型为阿美族实验学校。
岁时祭仪 学习生态智慧
位在万荣乡的万荣国小,将民族教育课程以「彩虹之子」GAYA精神为核心,学习祖先传承的生态智慧、狩猎知识技能、部落地景历史、艺术乐舞、传说文学、精神文化,除校内师资,还聘10余位部落耆老担任外聘师资,教授岁时祭仪、狩猎文化、编织、山林教育等,让学生借由课程「成为一位真正的太鲁阁族人」。
座落在台11线猫公部落的丰滨国小,因校址位在阿美族起源神话圣山「Cilangasan」山脚下,因此延伸出「千年神话」、「百艺猫公」、「Cilangasan圣山」及「ilisin丰年祭」4大主题,构成实验学校民族教育的2大课程,形成有系统且可落实的教学架构。
崇德国小近年在各界经费挹注下,利用每周三下午教师进修时间,聘请4位崇德部落的太鲁阁族人担任社团老师,依专长开设原住民族射箭班、舞蹈队、烹饪班,以及较少见的编织班,除陪伴学生,更能让他们在过程中,习得一技之长。
原汁原味 连结传统文化
除课程、师资到位,学校硬体也很重要,瑞穗乡鹤冈国小与富里乡永丰国小在新校园运动计划支持下,将阿美族传统家屋建在校园内,邀请部落耆老进入校园,教导师生学会阿美族文化,代代相传。
其中永丰国小与更与当地吉拉米代部落及志工们,利用泥土在校内搭建阿美族集会所与厕所,透过2年的田野调查,搜集部落传统文化、岁时祭仪及山川地景等资料,研拟出8大主题、16门课程,建立起最「原」汁「原」味学习场域,让孩子和部落的土地及传统连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