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狩猎自主管理 林务局:流程简化但须严格回报

林务局长林华庆。(李柏澔摄)

为持续重振原民文化的保育永续精神,并宣导以能防止误伤非目标物种的改良式猎具取代传统套索,「原住民狩猎自主管理」已推行多年。林务局表示,原住民狩猎自主管理一方面透过族人自己订定传统的自律公约,让狩猎地下化的现象能够导正,目前采取「先登记后回报」的狩猎方式,若无回报下次申请就不会获得许可。

狩猎黑熊在台湾社会一直引来争议,原住民族委员会先前反思现况,将和林务局研议善用合作力量做好保育。

林务局长林华庆受访指出,2017年起就开始推动「原住民狩猎自主管理」,目前有12个部落或组织参与,而花莲县秀林乡则是全乡猎人都参与,管理宗旨是要恢复原住民传统狩猎的永续与敬重自然之精神。

林华庆说,过去千百年来,原住民已有和大地共同运用自然资源的法则,但过去30-40年对于原民狩猎有强力的抑制,使得传统狩猎转入地下化,传统耆老的永续精神也就没办法传承给下一代,有些地区的狩猎活动已经脱离永续的常轨,因此「原住民狩猎自主管理」是透过族人自己订定传统的自律公约并重新和政府合作,让狩猎精神可以良币驱逐劣币。

林华庆强调,现在很多野生动物监测、拍摄设备等都是由猎人放置,猎人也会回报狩猎成果,例如山羌、山羊等经常猎捕的标的物种,而且族群数量都没有受到影响,有些反而持续稳定的成长,可见有规范与永续的狩猎,确实可以和自然共存。

林华庆指出,过去规定申请时要填写狩猎多少物种,但这其实强人所难,也违反原民狩猎要和上天请求的惯习,所以现在采取先登记,然后事后回报,假如没有严格确实的回报,下次申请就不会获得许可,狩猎区域也要先载明,不得侵犯到其他部落的猎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