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世界】林水福/《源氏物語》裡的和歌及其中譯(上)
前言
《源氏物语》里有795首和歌,不可谓不多。紫式部为何在物语里写了这么多和歌?这些和歌究竟具有什么作用?或者说和歌在整部作品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和歌与内文叙述之间有何关联等等,相信读者心中不免会产生这些疑问。
现存日本最早的和歌集是《万叶集》,成书于西元759年,收集奈良时代及以前的歌谣、和歌共四千余首。形式以五七调为主,大都是二句或四句构成。
《万叶集》里有短歌、长歌(5/7 重复三次以上,再加7)、片歌、旋头歌、佛足石歌。
《万叶集》和歌的风格是素朴、雄健、清明,多为写实,如男性雄壮之风。
使用的文字是「万叶假名」(借用汉字,取其音或训,不采其意。如「国原波」读「くにからは」)。
从奈良时代后半(八世纪后半)到平安时代前期(九世纪前半),是日本积极模仿中国的时代,《万叶集》之后,和歌衰颓,另一方面汉诗、文盛行,有《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经国集》等汉诗文的敕撰集成立。这大约一百年间,日本学者吉泽义则称之为「国风暗黑时代」。
然而,和歌方面,直接影响到《源氏物语》的不是《万叶集》,而是西元905年成立的《古今和歌集》(以下简称《古今集》)。
1.和歌是什么
「和歌」(やまと歌·倭歌)是相对于「唐诗」(からうた)的称呼
日文称「三十一文字」(みそひと文字),以中文而言称三十一音,或许较贴近原意。
《古今集》是由醍醐天皇下令编撰,撰者纪友则、纪贯之、凡河内躬恒、壬生忠岑,和歌数约一千一百首,分为二十卷。各卷主题分别是春、夏、秋、冬、贺、离别、羁旅、物名、恋、哀伤、杂、杂体、大歌所御歌。
所收和歌皆为三十一音节的短歌,然「杂体」部收有五首长歌和四首旋头歌。又,卷二十的御歌是朝廷的「大歌所」(负责在仪式中演奏音乐的政府部门)为演出制作的歌词,有的超过三十一音节,因此,也有稍作改变的。
《古今集》最重要的二个主题是四季与恋爱。四季中,春秋各二,共六卷,342首和歌。恋歌有五卷,和歌数360首,是同一主题歌数最多的。
和歌的本质是什么?
如《古今集》、纪贯之所作「假名序」中说:
「大和歌是以人心为种子,从口中发出如无数叶子的东西。生活于世上之人,参与公私事情繁多,心中所思,托付于所见所闻说出来,即为和歌。」
可见和歌是以心为「主」,不是从心里发出的,就不是和歌。
无论是在花枝间啼啭的莺声,或是栖息于水涯的雨蛙的咯咯叫声,所有的生物,没有不可以咏之于和歌的。
和歌的作用:
《古今集》假名序说:「和歌,可以不费丝毫之力,震撼天地,惊动眼睛看不见的鬼神,使男女感情和睦,安慰勇猛的武士的心。」
相对于这部分、相传是纪淑望所作的「真名序」(即汉文序),原文说道:「可以述怀,可以发愤。动天地,感鬼神,化人伦,和夫妇,莫宜于和歌。」
可见日本人自古将和歌的作用看得多么大,多么重要!和歌,绝非纯粹游戏之器,等闲之物。
如上述《万叶集》里有长歌、短歌、佛足石歌、旋头歌等,形式不一的和歌;到了《古今集》除上述旋头歌、大歌所御歌,皆为短歌,因此,谈《古今集》和歌,不特别说明,指的就是「短歌」。
2.《源氏物语》里的和歌的作用──酬酢,以「春秋之争」为例
《古今集》里的四季之歌,排列大致从咏立春开始到年底的风物。四季各卷,从季节到来感到惊喜的和歌开始,而以咏因季节逝去而怜惜的和歌结束。
咏春天的有134首,咏秋天的有145首,从和歌数来说,相差无几。对照今日国人到日本观光旅游最盛行的季节,也是春天和秋天吧!
春天的樱花,秋季的红叶,各擅胜场,各有喜好拥护者。如果设题「日本的春天美,还是秋天漂亮?」恐怕呈现争论不休的局面吧!
《源氏物语》里的春秋之争的开始,是第19卷「薄云」,源氏问回到二条院的斋宫女御:「春天和秋天,妳喜欢哪一个?」
这时,斋宫女御因为自己的母亲六条御息所日秋天去世的,于是选了秋天。
源氏收斋宫女御为养女,送她入宫,因此,斋宫将源氏家当作娘家。
故事的发展来到第21卷「少女」,斋宫女御成为中宫,称秋好中宫。
源氏建造六条院,依春、夏、秋、冬画分成四町,各依季节设计庭院,栽植花木。让心爱的女性住进四町。「春町」住的是源氏最疼爱紫之上,而地位尊崇的秋好中宫住在「秋町」。《源氏物语》里如下描述紫之上与秋好中宫的春秋之争:
九月,树叶处处染红,秋好中宫的前庭,景色无比优美。
有一天,萧瑟秋风吹起的夕暮,中宫用砚台的盒子,盛放各色各样的秋天草花 与红叶,遣女童赠送紫之上。信上写道:
「闻君喜春到庭园,
请看我家红叶美。」
紫之上身边的源氏说道:
3.「这红叶的信,感觉被将了一军吧!等到春花盛开时候,再扳回一城吧!」
翌年春天,紫之上春町的庭园,深绿色柳树长枝下垂,花儿飘散香气,芬芳无比。别处的樱花已过盛开期,这里的樱花正值盛开,绕着回廊的紫藤花,也开始绽放。岸上的棠棣怒放,倒影映入池中。水鸟成双成对嬉戏,或衔细枝在枝叶间飞回,鸳鸯在水波上,有如织出图案。
紫之上心想机会来了,于是挑选面貌姣好的女童八人,分成穿着鸟与蝶衣裳二组。鸟装的女童手持插着樱花的银瓶,扮蝶的女童手持插着棠棣的金瓶。……她们搭船从南町的紫之上御殿的假山开始筏行,到达秋好中宫殿前庭院时,一阵春风吹拂,瓶中樱花,少许花辫飘落。天色晴朗,当扮鸟与蝶的一行女童从春霞下出现时,真有说不出的优美风情。
女童们走到寝殿的阶梯下,献上花给秋好中宫。
另一方面,紫之上委由源氏的嫡男夕雾中将当使者送信给中宫:
「隐身杂草待秋虫,
冷看花园飞舞蝶。」
中宫御览,嫣然一笑,知道这是那首红叶歌的答歌。
这时中宫身边的侍女们也不约而同说道:
「那边春天的美丽风景,我们很难赢得过呀!」
到这里,「春秋之争」似乎春天赢了。源氏看来是站在紫之上这边,也属常理。
如上述,散文铺陈故事的背景,描绘景物,而最重要的「人物关系及情节发展」,以「和歌」表达咏者的心意,「和歌」的出现如「画龙点睛」,「带动、引领」情节的发展。
如以主从地位而论,散文的写景,是「从」,是为了以写情的和歌为主而铺陈的。和歌绝非「紫式部……于散文之写景后附录和歌」;和歌不是「附录」,和歌才是「正主儿」。
上述引文,如无秋好中宫与紫之上的二首和歌「赠答」,散文的写景就没了魂魄,失去精神。
亦如唐诗以写景始,而以写情终。试看:
大家熟悉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五言绝句,如果没有最后一句写情,写人事,这首诗,流於单纯写景,如何能传诵千古?
当时贵族之间的酬酢,往来书信,大抵就是和歌,或以和歌为主,加上简短附言。
又如「桐壶」卷,桐壶更衣逝世后,桐壶帝伤心不已,又惦念着小皇子的祖母,于是派命妇前往探望。一阵慰问之后,夜已深沉,命妇必须回宫复命,临行前赋歌一首赠老夫人:
「如铃虫声嘶力竭,
漫漫长夜泪不止。」
老夫人答歌道:
「铃虫声嘶我声凄
贵人访添泪千行」
和歌问答之间,充分传递彼此心中的感情。
《源氏物语》里和歌的作用──恋爱的情书
包括源氏在内的几个贵公子,「雨夜论女性品级」之后,源氏对出身受领家的中级贵族女性也产生兴趣。
有一天留宿纪伊守家,不巧父亲年轻的后妻空蝉也在这里。夜深人静之后,源氏终于按捺不住偷香的念头,偷偷潜入空蝉房间,空蝉虽心中有愧,终究抗拒不了源氏的魅力,一夜缠绵。
事后源氏忘不了空蝉,在空蝉弟弟小君的帮助下,找到机会逼近空蝉;空蝉察觉,留下薄衣,偷偷逃出房间,躲了起来。源氏写了一首和歌:
「空蝉脱壳隐树下,
徒留薄衣惹人怜。
(译注:原和歌「空蝉の身をかへてける木のもとになほ人がらのなつかしきかな」)」
小君将它揣入怀里,带到姊姊住处,将信递给空蝉。空蝉虽追悔莫及,对源氏依然存着爱恋心,遂回信道:
「空蝉沾露隐于树,
悄然思君泪湿袖。
(译注:「空蝉の羽におく露の木がくれてしのびしのびに濡るる袖かな」)」
如上述,源氏与空蝉皆以和歌诉衷情,这里情书的形式就是和歌,是恋歌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