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全联盟发起人工智能安全计划,CISA、谷歌、微软、亚马逊、OpenAI均参与其中
科技战略
云安全联盟发起人工智能安全计划,CISA、谷歌、微软、亚马逊、OpenAI均参与其中
据云安全联盟(CSA)12月12日消息,云安全联盟发起人工智能安全计划,美国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谷歌、微软、亚马逊、OpenAI等机构均参与其中。该计划将为人工智能客户提供工具、模板和专业知识。该计划将通过制定与政府法规保持一致的行业标准,弥合政策与实践之间的差距,降低AI风险并扩大AI对所有行业的积极影响。该计划将成立:技术与风险工作组、治理与合规工作组、控制工作组、组织职责工作组。CSA表示,本次计划是该机构成立14年来参与机构和人数最多的一次,目前已有超过1500名网络安全、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加入该计划。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首个加速研究成果转化奖,计划授予18个团队超过1亿美元奖金
据美国家科学基金会(NSF)12月14日消息,NSF宣布首个加速研究成果转化奖,计划授予18个团队超过1亿美元奖金。NSF表示,该项资助将推动学术机构加速研究成果转化,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每位受资助者将在四年内获得约600万美元奖金,用于识别和发展具有前景的技术成果,保障拥有技术成果的研究人员开展技术转化工作,并且支持其创业发展。该奖项将设置导师机构,分别对应资助者,例如,普林斯顿大学对应指导特拉华大学、新泽西理工学院等机构开展技术成果转化。
信息
美国高校研发出基于调频的光子探测新技术,有望提升医学成像和通信系统性能
据中国科技网12月14日消息,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基于调频的光子探测新技术,有望提升医学成像和通信系统性能。该研究团队使用一种特殊的相变材料,开发出了通过调制振荡电路频率来检测光子的方法,为超灵敏的光子检测铺平了道路。该方法为高灵敏度、非制冷长波红外(LWIR)检测提供了范式转变,有望催生非制冷LWIR检测方案。相关研究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杂志。
中国研究人员开发出高安全性6G通信的通用超表面天线
据TechXplore网12月14日消息,东南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全球首创的通用超表面天线,可以同时操控电磁辐射的幅度、相位、频率、极化和方向。这一研究在6G无线通信系统、大容量高安全性信息系统、实时成像和无线电力传输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通用超表面天线的方向调制特性还增强了隐私性和安全性,成为防窃听通信的理想选择。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生物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发出新型纳米颗粒能够可有效递送mRNA疫苗和癌症疫苗
据genengnews网12月11日消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可电离脂质纳米颗粒iso-A11B5C1,有助于mRNA疗法和癌症疫苗的开发。该团队通过开发的一种先进平台可在室温下一锅高产的制造出可生物降解的该颗粒。该颗粒可将mRNA特异性地递送至肌肉,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向其他组织(如肝脏和脾脏)的脱靶递送。相较当前基准的脂质纳米颗粒具有更卓越的肌肉特异性,并能够引发有效的细胞水平免疫反应以及微弱的体液免疫反应。该研究展示出作为mRNA疫苗和癌症疫苗开发候选者的前景,推进了肌肉特异性mRNA递送的方法,并促使人们重新思考mRNA疫苗设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PNAS期刊。
澳大利亚科研团队开发出大脑规模的超级计算机并将于2024年启用
据ICNS官网12月12日消息,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国际神经形态系统中心科研团队开发出全球首个能够模拟人脑规模网络的超级计算机DeepSouth,并计划于明年4月前投入使用。该计算机使用模拟生物过程的神经形态系统,可以每秒228万亿次突触操作的速度有效模拟大型脉冲神经元网络,与人脑的估计操作速度相媲美,相较其他计算机所需功率更少但效率更高。该平台将加深对大脑的理解,并有助于在传感、生物医学、机器人、太空和大规模人工智能应用等不同领域开发大脑规模的计算应用。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新类胚胎模型打开人类发育“黑匣子”
据phys网12月13日消息,美国匹兹堡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新胚胎模型heX-Embryoid,可模拟人类血液生成等早期发育的关键特征。该模型源自成体细胞,形成了类似于产生血细胞的第一批位点的结构,以及红细胞、血小板和不同类型白细胞的祖细胞,且容易在不同实验室高效储存、运输和生长。该研究获得了胚胎模型的关键进步,为早期人类发展提供了研究窗口,有助于解开人类发育的“黑匣子”,并为再生医学等新疗法铺平道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
IARPA寻求了解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多组学分析仪器的相关信息
据IARPA网12月13日消息,美国高级情报研究所(IARPA)寻求有关一类分析仪器当前技术水平和未来方向的信息,这些仪器能够检测、识别和表征构成生物系统和材料或与之相关的众多生物分子。这些分子包括但不限于碳水化合物(糖类或糖类)、核酸(DNA和RNA,经典和非经典)、蛋白质(氨基酸、肽和全功能蛋白质)和脂质( 脂肪酸)以及代谢物、其他小分子和无机金属。
欧盟委员会希望就人类来源物质的新规达成政治协议
据EC官网12月14日消息,欧盟委员会希望与欧洲议会和理事会达成的政治协议,进一步提高人类来源物质(SoHO)的安全性和质量。新规则将确保公民在捐献或接受血液、组织、细胞、母乳或微生物群等物质时得到更好的保护,通过促进SoHO的跨境流通,推动国家公共卫生当局之间的合作,将与欧盟成员国设立SoHO协调委员会(SCB),支持新规实施。下一步,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将正式通过新法,该法规将在通过3年后生效。
拜登政府宣布领先医疗保健公司自愿承诺,利用人工智能潜力并管理其风险
据HHS官网12月14日消息,拜登政府宣布领先医疗保健公司自愿承诺,确保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中安全、负责任地部署。28个医疗保健公司承诺:大力开发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优化医疗保健的提供;与同行合作,确保结果符合HHS《健康数据、技术和互操作性:认证计划更新、算法透明度和信息共享(HTI-1)规则》中确立的人工智能原则;部署信任机制;坚持风险管理框架;快速而负责任地研究、调查和开发人工智能。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确定提高卫生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和算法透明度的最终规则
据HHS官网12月13日消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通过国家卫生信息技术协调员办公室(ONC)最终确定《健康数据、技术和互操作性:认证计划更新、算法透明度和信息共享(HTI-1)规则》。HTI-1最终规则包括:算法透明度,即为人工智能和其他预测算法建立首个此类透明度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采用美国核心数据互操作性(USCDI)第3版作为ONC健康IT认证计划的新基线标准;增强的信息屏蔽要求;以互操作性为重点的新认证健康IT报告指标。
能源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面向全球开放
据中国能源报12月15日消息,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总部在法国卡达拉奇签署协议,宣布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面向全球开放,邀请全世界科学家来中国集智攻关。“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目前设计参数最高、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大科学装置。今年8月,“中国环流三号”成功实现了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运行模式,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装置运行水平迈入国际前列。
海洋
北欧国家联合成立海底安全实验中心
据蓝海星智库12月14日消息,北欧六国(丹麦、德国、芬兰、挪威、瑞典、荷兰)继续深化海运领域合作,在海牙成立海底安全实验中心(SeaSEC),以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各国关键海底基础设施。SeaSEC作为“北方海军能力合作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开发新技术以监控北海与波罗的海水下30米的互联网电缆、石油和天然气管道、风力涡轮机建设平台等基础设施。
日本防卫省公布以“无人化”和“网络化”为海战核心的作战概念
据国防科技要闻12月14日消息,近日,日本防卫省公开了2023年11月举办的“2023年防卫装备局技术研讨会”材料,并展示了“未来海上战争”概念。该概念将以网络为中心,无人机和自主传感器等无人系统与有人系统协同工作。在水下战斗中,重点将放在可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的“海上无人艇实用化”、旨在提高探测能力的“海洋可视化”以及“提高舰艇隐身特性”等方面。
英国上议院发布报告建议将北极的优先级置于印太之前
据蓝海星智库12月14日消息,英国上议院发布了一份英国在北极地区战略地位相关的报告——《我们的北方朋友》,该份报告是英国上议院国际关系和国防委员会于4月围绕北极安全威胁和防御能力情况展开调查的结果。英国前国防参谋长格雷厄姆·斯特鲁普表示,英国应该优先考虑北极的军事和战略问题,而非印太地区。报告指出,历史上欧洲大多数主要冲突都包括了北极,如果俄罗斯和北约之间发生更广泛的冲突,作为核力量、潜艇和轰炸机基地的俄罗斯西北海岸科拉半岛可能会被波及。
航空
DARPA授予雷神公司价值1000万美元合同,用于设计研发无线机载发电系统
据TheDefensePost网站12月14日消息,DARPA授予雷神公司一份为期2年价值1000万美元的合同,用于设计研发无线机载发电系统。该合同作为“持久性光学无线能源中继”(POWER)项目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数个空中中继器组建能量传输节点网络,将高能激光束能量近实时传输至远端战区平台中。根据合同,雷神公司将设计一种用于生产收集、传输和重定向光束的机载充能系统,通过光能转化为电能,为空中中继器续航电能提供支持。
美陆军进行地面运输无人机低速空投测试,为增强步兵旅战队战勤补给能力提供支持
据TheDefensePost网站12月14日消息,美陆军在北卡罗来纳州自由堡测试了“小型多用途设备运输机”(S-MET)新型地面运输无人机的低速空投能力,为增强步兵旅战队战勤补给能力提供支持。测试期间,S-MET无人机受操作人员指令完成了多次低速空投机动,并评估了战场复杂情况下空投处理和运输路径判断能力。据悉,S-MET设计航行时长达72小时,航程约96.5千米,有效载重1133千克。此外,该无人机由电池供能,可在机动中进行充电工作。
美海军拟为MH-60海鹰直升机安装新型AN/ALQ-248电子战吊舱,以协同舰船提升对反舰导弹防御能力
据光电防务研究12月14日消息,美海军拟为MH-60海鹰直升机安装新型AN/ALQ-248电子战吊舱,以协同舰船提升对反舰导弹防御能力。洛马公司负责该型吊舱的研发工作,并在帕图森特河海军航空站完成对吊舱测试。洛马公司称,该吊舱能提供持久的电子探测和对抗能力,可利用电子手段呈现虚假目标。洛马公司还表示,该吊舱还可适用于其他平台,包括小型舰艇、无人机和水面飞行器等。
航天
美国亚马逊公司“柯伊伯”原型卫星成功完成光学星间链路测试
据SpaceNews网站12月14日消息,美国亚马逊公司使用2颗“柯伊伯”原型卫星成功完成光学星间链路测试。亚马逊公司曾于2023年10月成功发射“柯伊伯”-1(KuiperSat-1)和“柯伊伯”-2(KuiperSat-2)两颗原型卫星。测试期间,两颗原型卫星在相距1000千米的距离下使用机载光学通信有效载荷建立双向通信链路,维持100Gbps的通信速率长达1小时。“柯伊伯”项目副总裁拉吉夫·巴迪亚尔表示,待3200余颗“柯伊伯”星座全部部署完成后,每颗“柯伊伯”卫星间距将远小于1000千米。
美太空军表示,应为卫星配备补给维护端口和更大油箱,提升在轨卫星机动能力
据spacenews网站12月14日消息,美太空军太空系统司令部负责人盖特林称,应为卫星配备补给维护端口和更大油箱,以提升在轨卫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同时,美太空军应构建太空基础设施和升级地面系统,为轨道加注和维护提供支持。美太空军拟购买商业服务,在2030年代初为地球静止轨道上的卫星实施推进剂补加和在轨维护服务。
美太空发展局计划于2024年着手发射161颗“分布式太空作战人员架构”卫星
据国防科技要闻12月14日消息,美太空发展局计划于2024年9月开始每月执行一次“分布式太空作战人员架构”发射任务,拟在11个月内将161颗卫星送入轨道。其中,161颗卫星包括:约克航天系统公司、洛马公司与诺格公司制造的126颗1期“传输层”卫星(所有卫星均搭载Link16战术数据通信终端);L3哈里斯公司、诺格公司、雷神公司制造的35颗“跟踪层”卫星。“分布式太空作战人员架构”星座由低成本、规模化生产的低轨卫星组成,旨在提供先进的导弹预警、高超声速武器跟踪和拦截、太空防御以及战场感知等能力。
新材料
德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快速节能的电催化剂合成方法
据phys.org网12月14日消息,德国巴伐利亚电池技术中心(Bavarian Center for Battery Technology)和拜罗伊特大学(University of Bayreuth)“SolTech”研究网络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快速节能的电催化剂合成方法,可快速、低温合成特殊陶瓷材料(高熵氧化物)。高熵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材料成本比常用的铱或氧化钌电催化剂更低,但通常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耗费较长时间合成高熵氧化物。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快速、低温的微波合成方法,在225℃下仅5-30分钟即制备出最多含有7种不同金属的中熵和高熵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该研究成果有望扩大低成本电催化剂的生产规模,实现低成本电解水制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
美国研究人员生成并发布超大规模的有机分子数据集
据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网站12月12日消息,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ORNL)的研究人员生成并发布了两个超大规模的有机分子数据集,提供了超过1000万个有机分子的紫外可见光谱特性。研究人员开发了一款可扩展的工作流程软件,确保量子力学代码生成的文件得到正确处理,并使用该软件生成GDB-9-Ex数据集,再进一步扩展生成ORNL_AISD-Ex数据集。其中,GDB-9-Ex数据集包含来自原始开源GDB-9数据集的96766个由碳、氮、氧、氟组成的有机分子的子集,分子最多包含9个非氢原子;ORNL_AISD-Ex数据集包含10502904个由碳、氮、氧、氟、硫组成的有机分子,分子最多包含71个非氢原子。数据定量揭示了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之间的间隙大小与最低单线激发态能量的激发能之间的密切相关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数据》(Scientific Data)期刊上。
先进制造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金属泡沫感应焊接技术
据TechXplore 12月14日消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金属泡沫感应焊接技术,该技术在焊接过程中避免金属泡沫气泡的融化,保持其轻巧、强度和隔热性能。金属泡沫是由空心金属球体构成的泡沫结构,其中金属球体由不锈钢或钛等材料制成,嵌入在金属基体中。这种结构特性产生的材料既轻质又非常坚固,可应用于飞机机翼、车辆装甲和防弹衣等。传统焊接方法难以处理金属泡沫,而感应焊接技术通过电磁场深度渗透,使得金属泡沫组件能够有效焊接在一起,为航空、军事和核能等领域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这一技术突破有望推动金属泡沫在存储和运输核材料、危险材料等高温敏感材料方面的广泛应用。
美国制造协会宣布120 万美元开放项目获奖者
据美国国家国防制造和加工中心12月14日消息,美国制造协会(America Makes)与美国国家国防制造和加工中心(NCDMM)合作,宣布由国防部副部长研究与工程制造技术办公室和空军研究实验室资助的120万美元开放项目获奖者。获奖者将在设计、材料、工艺、基因组和价值链等领域展开研究,推动AM创新。项目主题涵盖了设计维度检测、热处理优化、过程监控与外部检验结合的框架以及工具与培训等方面。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转载请注明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