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奇怪,日本和德国不允许宣扬爱国主义!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无数东德人涌入了西德。1990年7月8日,意大利世界杯,西德勇夺大力神杯。兴奋的东德人高唱:德国、德国、超越一切。

这是东德国歌的歌词, 东德人的表现瞬间引起了西德知识分子的警觉,因为爱国主义在西德是严禁传播的内容,西德国歌的歌词只有正义与自由。

在德国,乡村里几乎没有国旗,甚至政府机构前都没有国旗,即便是有,也是夹在欧盟等等其它旗帜中间。

在德国,你会听到我爱柏林,但很少听到我爱德国,因为这样会被解读为爱国主义。

无独有偶,日本的法律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向18岁以下的青少年灌输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

如果哪个中小学教师敢在课堂上宣传爱国,哪个大学教授敢在讲坛上大谈爱国主义,那他的饭碗就要不保,甚至还有可能被判刑。

为什么德国和日本不能讲爱国主义。

1946年11月,在麦克阿瑟的改造下,日本国会通过了《和平宪法》。彼时日本国会还通过了另一部法律——《教育基本法》。

《和平宪法》和《教育基本法》一起成为了日本最重要的法律。

《教育基本法》删除了国家主义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建立民主化国家,并禁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日本的宪法也只提到了爱和平,没有提到爱国。在日本也很少人会提爱国这两个字,有些人不理解这是为什么?甚至不少日本年轻人也不懂。

原因非常简单,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凡是反对军国主义的学者,凡是反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人士,全部被扣上了不爱国和日奸的帽子,遭到了残酷的对待。

彼时的一些日本学者看透了军国主义的本质,批判他们绑架爱国的思想到处侵略,实际却是在赤裸裸地祸国殃民。

众所周知,虽然明治维新后日本进入了近代化,但之所以走入了军国主义的歧路,这离不开德式启蒙与德国模式。

“文明开化”、“脱亚入欧”是明治维新的导向,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和纲领,真正开始实行起来却问题重重。

1871年11月,明治政府的第一批政治家考察美国和英国,考察结束后,他们心情压抑、沉默不语,考察期间甚至一度崩溃,原因就是他们认为,日本的统治传统,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不可能实现英美两国的治理模式。

1873年3月,他们来到了德国,他们突然就找到了日本的发展之路,因为德国采取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又不经过人民”的政治体制,对外致力于富国强兵,对内致力于秩序稳定,这非常契合日本的权力传统。

比如忠君和爱国教育,日本参照德国颁布了《教育敕令》,大力推行爱国主义、种族主义、民众的统一思想和奉献精神,不断宣扬国家利益至上,鼓励个人为国家和国家的目标献身。教材也不断宣传为了国家和民族而放弃个人需求、幸福、甚至生命的榜样。而种族主义则表现为对自身民族的强烈认同,这种认同感驱使他们在国际事务中追求领土的扩张。

20世纪上半叶,德国连续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在每一次战争爆发之前,德国人民都表现出了欢欣鼓舞的心理状态。

在统治阶层的诓骗下,德国人民出于对国家的热爱和保卫祖国的信念,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侵略战争中。

二战时期德国的喉舌戈培尔,他慷慨激昂地向德国年轻人说,最崇高的荣誉就是为了祖国牺牲,他一遍一遍地告诉德国人:没有了祖国,你什么都不是。

当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德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往往也在开展仇恨教育。

一句话概括德国的爱国主义:离开了德国,你什么都不是,你的敌人是英法。

启蒙思想家卢梭说:一定要树立一个外部敌人,如果没有外部敌人,他们很快便会认识到谁才是他们真正的敌人!

当德国兵败如山倒,同盟军兵临柏林城下的时候,戈培尔仍然在破败的柏林街头,激情澎湃地对着最后的老弱妇孺们演讲。这位所谓的爱国者,信誓旦旦地宣称,第三帝国的首都坚不可摧,敌人必被消灭在城墙之下。

一个二战时代长大的德国人后来在一部反思历史的纪录片中感叹道:我们从头到尾都在学习为了国家而死,从来没有学习过为了国家而活!

因此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知识分子对爱国主义始终保持着一种警惕心态,更多地是持批判态度。

所以德国宪法的前两条就是:人的尊严不可侵犯,尊重和保护它是国家的职责。德国人民确认,不容侵犯和不可转让的人权,才是世界和平与正义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躲避迫害,爱因斯坦无奈放弃了德国国籍。

2004年1月14日,德国决定将爱因斯坦的政治信条刻在政府大楼上:国家是为人而设立,但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

文图来自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