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扎堆”权益 银行理财开启被动投资新模式

“银行理财只做债券市场肯定不行,未来发展权益类资产是必然的选择,同时权益市场机遇可期。”近日,有银行理财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银行理财公司平衡风险是关键,其所在的理财公司,正在研究与被动投资资产。

据贝壳财经记者了解,被动投资是近期银行理财公司最为关注的权益投资新赛道。银行理财公司借助中证50等ETF产品进入权益市场。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长钱入市”及利率走低的大背景下,面对目前公募ETF的绝对优势,被动指数化的管理是银行理财公司发展权益投资的大趋势之一。

理财公司扎堆发布“含指”产品

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已有中银理财、招银理财、民生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发布了含有权益指数类资产的理财产品(以下简称“含指产品”)。

中银理财在12月初发行了一款60天指数跟踪的混合类理财产品,该机构在产品说明书中写明,该产品权益部分主要采用被动指数投资策略,标的指数包括但不限于恒生科技、科创 50、创业板 50、科创创业 50 等科技创新类指数(可跟踪一只或多只指数)。

该产品将通过投资相关指数 ETF、 场外联接基金或资产管理计划的方式来实现投资策略。而这只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为PR3(中等风险)。

民生银行也在11月末推出一只3个月持有期的指数轮动理财产品。招银理财则主要在私人银行发布了多只含有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的相关理财计划。

此外,贝壳财经记者获悉,另有银行理财公司近期还将继续发布被动管理指数型的权益产品。

华源证券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以来,银行理财配置开始变阵。银行理财略微减配灵活配置型基金和偏债混合型基金,并增配被动指数型基金。2024年第三季度理财减配灵活配置型和偏债混合型基金约30亿元和35亿元,并增配被动指数型基金约31亿元。

银行理财为何“爱上”被动指数?

银行理财公司为何纷纷热衷于“含指”产品,并将其看作是未来银行理财公司发展权益产品的重头戏?

有银行理财公司业内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在低利率环境下,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呈现收益下行的趋势,随着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理财原本赖以存在的“高收益、低波动”的商业模式面临巨大挑战。

“今年下半年以来,银行理财公司普遍看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但板块投资具有不确定性。”上述银行理财公司人士表示,银行理财投资者相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更加追求稳定。因此被动指数是折中的选择,它既能让投资者分享大盘上涨的红利,也可以相对稳健。

有银行理财公司高管表示,当前银行理财产品中,95%以上的资金都聚集在风险等级相对较低的R1、R2产品当中。未来3年到5年,银行理财产品将由风险等级较低的R1、R2产品,转向风险中等的R3产品。而权益类资产是要开拓的重点领域之一。

金融监管资深专家周毅钦表示,对于银行理财公司而言,资本市场行业研究一直以来是其发展短板。被动的指数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短板,并实现“弯道超车”的效果。不过,公募基金中这类产品已经十分成熟,银行理财公司如果仅仅简单复刻,恐怕发展空间不大。因此,银行理财公司必须做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虽然被动指数型产品是被动的,但是开发创设它是主动的过程,对于投研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另有银行理财高管表示,这就需要银行理财机构把握从宏观的经济到中观的行业,再到微观的市场发展脉络、趋势,设计出更加适合投资者喜好的产品。而如何降低跟踪误差的问题,这是指数型产品的永恒话题。如何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前提下,创造出比较持久稳定的超额收益,这对资管机构的系统能力、投资交易能力、流程改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