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状设伏 在终局胜利?
(图/新华社)
国际政治因为没有具有权威的上位仲裁者,因此经常波涛汹涌,被认为是无政府状态。其行为者之所以不因细故冲突,实因「制度」使然。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奈伊曾指出,「制度不仅反映构成它们的行为者的偏好和权力;制度本身也塑造这些偏好和权力。因此,不只是行为者创造和定义制度,反之亦同。」多边制度多种多样,涉及范围与事项有大有小,内容可以严谨或宽松。规模宏大者如联合国体系与规章、冷战体制与美苏相关条约等;其他专门处理区域或专门议题者则有《气候变化公约》与相关附件、中美三公报与《台湾关系法》、两岸两会各项协议等。
这些涉及区域或全球问题的制度之所以能运作,自是当时「现状」所涉及之行为者,其权力与偏好能相容,并愿意在制度中争取有利「终局」。一套制度背后,权力与偏好共同构成的共识,尽管能与时俱进,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对原定「终局」发生质疑,那么尽管制度还在书面上,但已名存实亡。
在《上海公报》前,台海和平主要依靠美国双重吓阻支撑。越战末期至苏联瓦解,美国主动促成与北京关系正常化,台海和平转而倚靠「三公报」与《台湾关系法》。两强除制衡苏联的战略需要,还有「一个中国政策」的模糊共识。这使美国与中华民国要调整为非官方关系,但加上「六项保证」以继续对台支持。美国的两岸制度近年增加大批北京反对的友台法案,但每年联合国总务委员会声援台湾入联的提案也未见美国连署,可见北京虽抱怨美方「淘空一中」,却尚称愿意「做朋友」,华府以建设性模糊维系两岸制度,仍是主因。
「海峡中线」与两岸23项协议,有的已被否定或难以执行。重要关键是美中维持斗而不破的官方关系、台美维持友好的实质关系,两岸则以非国际关系相互定位和互动,作为美中大局「不破」下和平的政治基础。然而今日北京已「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希望美方体察「太平洋够大」,能够遵守三公报时认可的两岸主权未分裂现状,否则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捍卫此一现状。这使赢得单极地位的美国,对「历史终结」以外的其他终局开始争辩。一部分高官与战略家认为旧的模糊制度已无建设性,坚持三公报「现状」,更未能发挥「接触论」期待的中国终局。现在美国应回到「地位未定论」,以此作为历史更悠久的「战后现状」。
美国官方近期对联大2758号决议表明的立场,像用未定论设伏,使北京更加不信任拜登的「四不一无意」,使双方陷入随时因意外而热战的危机。于是近日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和卡内基基金分别召集共20余位重要学者,预想中美竞争阶段性「最终状态」。他们多数倾向认为,较理想的情况还是保障美国优势的竞争性共存,而非在凶险的新冷战胜利。那么不要使北京认为美方放弃传统制度、明白追求「中国崩溃」的终局,还是比较务实。
台海政治现状自然不会停留在三公报与《台湾关系法》时代,而是经历了《国统纲领》、「两国论」、「四不一没有」、「正名制宪」、「九二共识」与现在执政党主张的「互不隶属」。不同时期执政者的两岸定位与终局设想,虽然未必都像《国统纲领》曾确切存在于政府文件,但都希望助力现状潜移默化,成为终局定海神针。但有的主张曾在两岸制度中发挥作用直到现在;有的则昙花一现,无法通过局势的考验。「设伏-胜利」或「竞争-共存」,哪一个选择更能维持长期和平的现状,正挑战三方的智慧。(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