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只行业龙头上,张坤和董承非都被套住了

(原标题:在这只行业龙头上,张坤和董承非都被套住了……)

作为全国最大的健康体检连锁企业,美年健康的股价表现却不太“健康”。

在近期再度大跌之后,6月24日,美年健康报收8.85元,创下过去4年以来的新低,这也几乎是美年健康五六年前借壳上市以来的低点。从过去几个月来的股价表现看,2月下旬股价一度突破20元,如今已处于腰斩状态。今年二季度以来的股价跌幅也超过了40%。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明星基金经理重仓美年健康,如果他们持有到现在,几乎全部处于套牢状态。

多位明星基金经理被套

易方达明星基金经理张坤去年三季度大举建仓美年健康,并在四季度进一步加仓;兴全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董承非过去大半年来不断加仓。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仅仅他们两人管理的基金,持有美年健康的市值合计就高达75亿元。

除了张坤和董承非之外,兴全基金的季文华管理的兴全合丰、兴全社会责任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合计持有美年健康超过1亿股;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赵晓东管理的国富弹性市值和国富中小盘基金,合计持有3000多万股;汇添富基金的马翔、王栩管理的基金持有量也都超过1300万股。

具体持仓情况如下:

根据美年健康的定期报告,2020年三季度,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基金买入1.18亿股,由于基金中期报告可以看出基金的全部持仓,在2020年二季度末易方达中小盘没有持有美年健康,可以推断出上述1.18亿股全部是在三季度的高位买入。按照当时的均价15元计算,张坤耗资约为18亿元。

2020年11月初,美年健康股价重挫,张坤或在下跌时进行了加仓。截至2020年底,张坤管理的两只基金持仓增至2.89亿股。

在张坤加仓的同时,兴全基金副总经理董承非也在不停地加仓,2020年三季度末持有4721万股的董承非,2020年底已经加仓至1.56亿股,今年一季度末更是加仓至1.88亿股。

鉴于美年健康股价大跌,从今年一季度末的15.42元跌至最新的9元左右,如果张坤和董承非二季度以来持仓美年健康不变的话,仅仅二季度以来的市值缩水就高达31亿元。由于美年健康近期处于五年来的低位,意味着此前买入并持有至今的机构,全部被套。

机构观点分歧严重

美年健康股价“跌跌不休”,机构对其后市看法也剧烈分化。

看好者表示体检的市场空间巨大,美年健康作为先行者,有明显的市场优势;看空者表示行业进入门槛不高,该公司公司治理结构欠佳,历史上有严重瑕疵,当前业绩表现糟糕等。

有意思的是,在重仓美年健康的基金中,大多是主动管理型基金,专业的医药主题基金并不多。在医药主题基金中,汇添富基金的刘江管理的汇添富医疗服务基金持有最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持有1320万股。但同张坤董承非们的持仓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张坤和董承非们为何看好美年健康?在今年1月25日的一次非公开的交流分享会议上,兴全基金副总经理董承非还谈了其对美年健康的看法。

董承非当时表示较为看好,已经在下跌时进行了增持。董承非说,“这只股票我已经盯了两三年,我觉得这个位置上随随便便一只医药股市值都比它大很多。这么一个体检龙头行业地位没变,市值四五百亿,我觉得是个很好的买点。”

对于美年健康的瑕疵,董承非表示瑕不掩瑜,“这个公司在历史上肯定有瑕疵的,否则不至于在大行情下它还一直不涨。但市场上没有瑕疵的股票偏贵,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均衡。从股票的角度来讲,即股价蕴含了多少瑕疵,瑕疵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性的。”

需要说明的是,董承非谈论美年健康时,美年健康股价超过15元,如今跌至9元附近。

沪上某基金经理表示,对于投资来说,产业趋势、竞争地位、公司盈利等都可以进行预判,但在公司治理问题上还是谨慎为妙。但他同时表示,体检是一个空间巨大的行业,市场需求也很大,虽然很多人更愿意选择公立的三甲医院体检,但是民营市场化的体检机构在服务方面有优势,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某个人投资者表示,坚决相信张坤和董承非。在他看来,张坤买入标的时非常看重基本面,也非常强调胜率,很少买“黑马”,甚至“灰马”都不会买,“非常看重基本面的两个顶级基金经理,能够连续加仓,公司质地肯定是没问题的,当前大跌更应该是机会。”

美年健康业绩下滑

从美年健康的业绩表现看,根据2020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美年健康业绩糟糕。2020年受疫情影响,扣非净利润依然是-6亿元。今年一季度,美年健康业绩依然在下滑,扣非净利润为亏损3.89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为-7亿元。

卖方机构看来,随着疫情阴影消散,体检业务正在逐步恢复,公司后市值得期待。

国元证券认为,美年健康旗下机构稳步扩张,核心品牌支撑有力,作为全国最大的健康体检连锁企业,截至2200年底,公司已覆盖全国308个城市,旗下体检中心数量为605家。

东吴证券认为,随着公司的系统升级,客单价有望继续提升。公司常规体检业务由于疫情受到抑制,到检业务主要为客单价较低的外检和入职体检,客单价相对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疫情的平息,公司常规体检业务不断增长,全口径客单价也随之逐渐提高。此外,公司不断增强技术基底,实现预防医学上的智能化革新,在呼吸系统健康筛查消化道肿瘤筛查、糖尿病健康管理等领域不断推出全新的检测技术。未来随着个检产品组合丰富,客单价仍有继续提升空间,助力公司业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