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与重启 至暗时刻迎微光

2020年汽车出口月度差异明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按下了暂停键,我国汽车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3月以来,在国内销量逐步恢复的积极带动下,汽车出口展现出较强韧性。据海关统计,2020年1~11月,整车(不含低速载人电动车,下同)出口84.40万辆,同比下降9.8%;出口金额139.48亿美元,同比下降4.5%。其中,乘用车出口60.05万辆,同比下降6.1%;商用车出口24.36万辆,同比下降17.9%。预计2020年整车出口量在95万辆左右,同比下降约5%。

受疫情影响,2020年1~11月整车出口呈现较明显的月度差异特征。2~3月由于尚未全面复工复产,人员、物流、产能未能完全到位,出口有较大回落,直至4月才回暖并超越上年同期水平;5月起海外疫情蔓延导致需求下挫,出口量也降至同期最低水平,同比下滑幅度超过35%;其后缓慢回升,至9月企稳;10~11月表现强劲,11月单月出口增幅接近20%,有力地拉动全年出口上行步伐。

2020年汽车出口呈现七大特点

1.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小轿车为第一大出口车型

2020年,我国整车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1~11月,乘用车占整车出口总量的71.1%,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2.8个百分点。小轿车作为第一大出口车型,共出口24.60万辆,同比下降26.7%,占乘用车出口总量的41.0%;之后是9座及以下小客车,出口24.66万辆,同比增长13.8%,占乘用车出口总量的41.1%;以上两类车型占整车出口总量的58.4%。

2.燃油车为出口主力军,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

燃油车的出口主体地位仍然难以撼动。2020年1~11月,我国汽柴油车出口合计68.62万辆,占整车出口总量的81.3%。在海外需求端整体走弱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向中高端市场出口表现强劲。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9.89万辆,同比增长85.8%;出口额29.58亿美元,同比增长175.4%。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出口2.18万辆,同比增幅为118.5%;纯电动乘用车出口6.35万辆,占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64.1%。

3.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出口地,向欧洲市场出口起步。

以往我国整车出口主要集中在拉美、西亚、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2020年出口市场分布看,发达国家成为后发市场,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1~11月,沙特为我国整车第一大出口市场,出口8.89万辆,同比增长78.1%;埃及位居第二,出口5.47万辆,同比增长83.0%;智利位居第三,出口4.60万辆,同比下降35.0%;俄罗斯列第四位,出口3.79万辆,同比增长5.41%;澳大利亚列第五位,出口3.56万辆,同比增长49.4%。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对欧盟国家汽车出口呈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对英国出口2.18万辆,同比增长32.3%,出口额4.59亿美元,同比增长67.8%;对比利时出口1.75万辆,同比增长1423.7%,出口额4.39亿美元,同比增长638.6%。此外,对德国、荷兰、挪威、瑞典等国出口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4.自主品牌整体向上,部分企业仍待发力。

当前,我国整车出口仍以自主品牌为主,企业出口增长情况差异较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1~11月,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分别是:上汽、奇瑞长安长城吉利东风、北汽、大庆沃尔沃、江淮和重汽。与上年同期相比,长安、奇瑞和吉利出口量增长较快,上汽和长城增速略低,大庆沃尔沃略有下降,其他4家企业降幅明显。1~11月,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共出口76.4万辆,占整车出口总量近90%,呈现向头部企业集中趋势。

5.合资企业调整定位,增长空间有待拓展。

随着国内车市增速放缓和产能过剩问题加剧,国内配套基础日益完善,合资企业调整自身定位,出口规模有所扩大。2020年1~11月,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大庆沃尔沃、东风悦达起亚、长安福特、北京现代、华晨宝马等合资企业占汽车出口总量的比重近30%,较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开放,以及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代表的区域性自贸协定的签署,跨国车企加快区域产业链布局,我国有望成为部分跨国公司全球性重要汽车出口基地。

6.电动化风起云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根据EV Sales的数据,2020年1~11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54.06万辆,同比增长30.98%,预计2020年全球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290万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欧盟采用WLTP工况标准,并要求2021年出售的所有新车平均碳排放不得高于95g/km,迫使欧洲汽车厂商加速电动化进程。疫情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欧洲各国以电动汽车购置补贴和减税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实施,电动车型开始集中上市。市场竞争加速行业转型,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的电动化突围之路任重道远。

7.贸易投资并举,自主品牌开启国际化新征程。

在“走出去”进程中,自主品牌开始“两条腿”走路,既重视出口贸易,也加快在海外的投资。以长城为例,2020年收购通用汽车的泰国罗勇府整车制造工厂,以此进军东盟市场乃至澳新市场;9月,与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正式签署在俄特别投资合同(SPIC),建设具备核心零部件深度本地化能力的汽车制造厂。此外,2020年下半年,爱驰U5、比亚迪唐、汉、东风风光ix5、赛力斯3、小鹏G3等电动车型先后出口欧洲市场。疫情之下,产品依然是回应市场最好的“武器”,自主品牌以新能源汽车为“敲门砖试水欧洲,为即将到来的全面电动化做好准备。

2020年汽车出口受五个因素制约

1.疫情扰动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2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4%。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监测:2020年11月,中国外部经济综合PMI为54.7,在连续7个月反弹后小幅回落1.8个点,仍处于荣枯线(50.00)以上。其中美国、欧元区、英国、韩国、澳大利亚以及巴西、印度、南非等主要新兴市场国家PMI均在枯荣线上方,日本和俄罗斯位于枯荣线下方。

2020年11月,全球实体经济仍处于反弹通道,随着美国大选落定、刺激计划和疫苗研发等出现新进展,市场情绪乐观,叠加货币宽松影响,带动股市、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但美国股市创新高后波动性风险加大,且一旦疫情反复或疫苗推广使用进度不及预期,或对全球市场情绪形成打击。目前主要风险仍集中在疫情对发达经济体的扰动,以及对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长期竞争力的损害。世界经济的波动,会对我国产品出口产生影响。

2.疫情导致需求放缓,主要海外市场表现参差不齐。

受疫情影响,2020年4~5月,主要海外市场轻型车销量接连触底,创近30年以来最大跌幅,预计主要市场全年销量将缩水15%以上。此外,疫情反复的不确定性压力仍然存在。随着疫情卷土重来,欧美国家市场再次步入下行轨道。短期看,封锁措施将引发销量下滑、产能萎缩,但需求通道在经历上半年短暂压抑后,企业在手订单已达到或超越上年同期水平,从长期看,疫情反复带来的冲击可控,随着防控措施常态化,叠加疫苗研发的逐渐成熟,市场有望于2021年二季度回归常态。不过,出口目的国市场需求放缓,对我国汽车出口不利。

3.投资审查制造业回流,逆全球化抬头。

2020年7月以来,以德、法为代表的欧盟国家不断传出将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审查力度,特朗普政府更是振臂高呼“制造业回流”。中美贸易摩擦叠加疫情的蔓延,西方国家纷纷提出要重塑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掀起了一股逆全球化浪潮。全球化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原始积累差异造成的国际分工格局已基本形成,生产能力趋于高度集中,产业链配套体系呈现区域化特征,因而企业想独自“拔寨而走”并不容易。同时,全球化亦是一个商业利益驱动的过程,企业在不断探索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最佳模式,以期达到利益最大化。但无论如何,逆全球化抬头将使我国汽车产品出口面临严峻挑战。

4.新兴市场货币购买力下降,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

自主品牌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均遭受疫情重创,经济颓势明显,同时也带来了目的国货币的大幅贬值,严重影响属地终端客户的购买能力和经销商的资金周转率。汇率的巨额波动引起的市场不稳定性将进一步加剧,企业海外盈利能力经受考验。

自2020年5月底到达低位后,人民币汇率一路上行,于12月初走高至6.5附近,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并迎来经济复苏,美国疫情持续加重拖累经济复苏,中美两国经济基本面差异扩大,支撑人民币短期进入升值通道。另外,国内出口表现出色,美元指数大幅下跌,也加速了国际资本的流入。RCEP的签署亦将促进人民币在区域贸易结算与支付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RCEP各国增加对人民币需求方面带来利好,这也对人民币汇率保持升势带来一定推力。不可否认的是,人民币升值将挤压海外授权市场利润空间,加大经销商采购成本,从而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出口收汇的外币结汇成本也将同步增加,产生汇兑损失。

5.航运运价疯涨,全球贸易不平衡问题突出。

2020年,全球贸易在经历上半年航运需求下跌后,在出口量增长的带动下,下半年海运价格持续攀升,且存在部分航线大面积缺箱、甩柜、征收附加费等现象,其中滚装船价格上涨20%~30%,杂货船价格上涨10%~20%,集装箱船价格甚至出现3~5倍上涨。中欧班列也出现计划吃紧现象,国外段运费和用箱费高企,且边境口岸拥堵严重,影响订单按时出运和交付。

全球范围内的贸易结构不平衡,叠加疫情搅局,致使集装箱的空箱危机愈演愈烈。疫情导致的海运中断、延期,严重打乱了集装箱空箱在国际贸易中流转的正常节奏。中国率先实现复工达产,外贸出口大幅回升,集装箱多由中国港口出发运往欧美,但鲜有运回。同时国外港口的集输效率大幅下降,也是导致整个物流链的全产业链拥堵的重要原因。目前海运集装箱很大程度上是相对紧缺,而非绝对紧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复苏仍需时日。

2020年全球经济从疫情危机的深渊中重启、复苏,举步维艰,道阻且长。行至年末,中美关系调整进程的不确定性、欧洲制造业衰退和回流、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蔓延、金融市场盲目乐观的情绪,都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冲击。回归本身,中国汽车出口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汽车工业向内认知、向外行走的求索依然在路上。

(作者单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   孙晓红 陈菁晶 《 中国汽车报 》(2021-01-11  0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