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到崩溃!黎巴嫩民众不满「政府酿人祸」 泪求法国「重新接手」救命

文/中央社

黎巴嫩大爆炸2天后,法国总统马克宏6日飞抵贝鲁特,除承诺全力给予人道救助外,也呼吁推动政治改革。黎巴嫩人民不满政府贪污无能,超过5万人连署请求法国接手治理。

▲法国总统马克宏前往黎巴嫩。(图/路透社

马克宏(Emmanuel Macron)6日上午11时抵达黎巴嫩首都贝鲁特(Beirut),为灾后首位造访当地世界领袖。黎巴嫩总统奥恩(Michel Aoun)与当地政要亲自迎接,马克宏一落地,便在推特上写道:「黎巴嫩并不孤单。」

带来大批人道救助物资与协助承诺的法国,俨然成为黎巴嫩这场造成至少137人死亡人为灾害的最后一丝希望。

早在爆炸案之前,黎巴嫩就因为多年的政治动荡、贪污腐败、经济危机等问题而极不稳定,这一次的大爆炸使民怨更加沸腾。马克宏也如预期以协助为筹码,呼吁黎巴嫩政府推动改革,「我等待黎巴嫩政府对于他们承诺的清楚回复:法治国家透明度、自由、民主、重要改革」。

他呼吁黎巴嫩政要「深刻改变」,使国家走出政治与经济困境。马克宏疾呼「现在是责任时刻」,他要求重建政治议程

马克宏向一群高喊「人民要政权垮台」的民众表示,「我在此便是要推动新的政治倡议」。接着马克宏在巡视受创港口时,被大批民众包围,他也停下与民众对话。一位民众向马克宏表示:「人民要的不是协助,而是政治行动,让我们摆脱这个政治阶层。」他先是表示理解人民的愤怒,接着回复:「黎巴嫩是主权国家,这件事不是由我来做,而是由你们。」

然而眼下最紧急的,仍是人道救援。马克宏6日晚间在国际记者会中承诺,将给予黎巴嫩所有需要的帮助,「最紧急的是提供协助」。他表示下周将先派遣直升机航空母舰协助,同时补充协助与支援将会在未来几天完成规划,并由联合国世界银行进行协调。

法国与黎巴嫩历史渊源相当深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原属鄂图曼帝国部分领土委托法国监管,其中就包含黎巴嫩和叙利亚

从1941年法国宣布结束对黎巴嫩的委任统治至1943年黎巴嫩宣布独立,法国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治理角色;对部分民众而言,法国打造了现代黎巴嫩的政治结构,甚至将法国视为黎巴嫩的「教母」。

因此,大爆炸发生后,便有民众在网路上发起连署,请求法国「在未来10年间治理黎巴嫩」,2天内连署人数就已超过5万人。连署书写道:「很清楚的,黎巴嫩当局完全无能巩固与管理国家。体制失能、贪污、恐怖主义民兵,这个国家已摇摇欲坠。我们认为黎巴嫩应该回到法国托管,以建立健全和永续的治理。」黎巴嫩外交部长维贝(Charbel Wehbé)今日接受欧洲第一电台(Europe 1)专访时表示,已经成立事故调查委员会,并承诺于4天内完成详细报告厘清责任。

Le Liban n’est pas seul.

东西这样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