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中》修宪画红线 两岸安全

英文陈怡诚摄)

中国时报》9月29日社论〈蔡英文「新四不一没有」的超音波〉,内容提到,蔡政府今年5月以来的一连串言行,清晰地向大陆释出了有关两岸关系台湾定位的「新四不一没有」。第一个「不」,是指蔡政府不会推动或同意变更宪法中「国家统一前」的表述;第二个「不」,是指蔡政府不会推动或同意具有台独意涵的公投。

日前立法院朝野党团协商决议成立修宪委员会,目前朝野相关修宪提案,主要包括:18岁公民权、废除考试监察两院、降低修宪门槛、基本人权入宪等议题。除此之外,虽传出由立法院长游锡堃所扮演主导的正国会系统,已准备提出「国家领土」修宪案,但由于此案的政治争议太大,研判蔡政府应会「画红线」,不会通过。

台湾解严后,由前总统李登辉开启宪政改革,自1991年4月至2005年6月期间,政府共进行了7次的修宪工作。未来是否有机会在蔡英文总统的第二任期内,成功完成第8次修宪,为台湾打造更完善运作民主宪政体系,除了朝野政党要有修宪共识高度决心外,蔡政府亦必须同时考量未来的修宪过程与结果不能再为「两岸关系」带来任何的变数

过去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紧绷原因,就在于民进党曾有意制定新宪法并建立新国家所导致。例如,前总统陈水扁执政时期曾不顾美国与中国大陆的意见,执意推动正名制宪、一边一国、入联公投等涉及「台湾独立」的宪改言论活动有关。也因为如此,中国大陆才会于2005年3月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坚持制定内容包括「非和平手段」的《反分裂国家法》,目的就是在压制台湾的修宪工作与各种独立运动。

后来,也因为陈水扁所推动的一系列法理台独活动,得不到美国政府的支持,并被认为是「麻烦的制造者」,亦被北京政府认为是挑战台海两岸现状的严重行为;因此,当时不论是台美关系、美中关系或两岸关系都处于极度的不稳定状态,最后正名制宪与一边一国等运动,也只能告终、没有任何结果。

修宪与公投虽是一般民主国家的自主性作为,但由于中华民国国情与国际地位特殊,因此欲进行重大宪改工程时,就不能不将「两岸关系」这个因素考虑在内。未来蔡政府所推动的修宪工作,如果只是「赋予18岁的公民有投票权」等单纯议题,相信台海安全不会有任何变数。相反地,如果修宪是触及到「国号、领土、主权」等敏感议题,即不是台湾单方面可自行处理的问题,而是必须考虑台美双边关系,以及北京政府的态度反应

作者宏国德霖科技大学讲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