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美股闪崩的原因找到了!两种可能两种布局
作者|张玮(昆仑健康资管首席宏观研究员、本站研究局专栏作家)
张玮
前几天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一众科技股继续带头向上冲,但此后一则关于特斯拉最大外部股东宣布减持的消息不胫而走,股价掉头向下,并带领纳斯达克重挫5%。
最终,周四夜盘道指收跌2.79%,纳指重挫近5%,标普跌3.51%,均创6月1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科技股全面受挫,苹果跌8%,特斯拉大跌逾9%,zoom跌超10%。可怕的是这些指标科技股盘后并没有稳住跌势,还在进一步下探,其中特斯拉盘后跌幅更是超15%。
图:纳斯达克指数周四夜盘大跌
对于美股,市场早就存在看空的声音,毕竟美国疫情仍然很严重(每日新增超4万),而且美股估值涨幅太猛。从三月份低点以来,美国三大股指基本上都上涨了60%,投资者有很强的获利了结需求。但这些老生常谈的看空因素顶多算作是“积怨”,时间维度较长,即便成立,也说不好何时才会触发,何况背后还有美联储的新一轮量化宽松可以对牛市构成支撑。也正是因为缺少一个实质性的导火索,才会有大量的散户敢于购买看涨期权,也才会有大量的做市商敢于购买更多的股票做对冲。
不幸的是,导火索就在近期出现了——根据美国证监会文件,特斯拉最大股东之一、基金管理公司Baillie Gifford将其被动持股比例从去年12月31日的7.67%大幅降至4.25%。在市场情绪低迷,以及股价已经大幅飙升,估值虚高的情况下,特斯拉减持举措很容易造成恐慌效应,引起羊群效应。一石激起千层浪,多米诺骨牌效应令美股崩盘。
市场一边舔着伤口一边追问:周四夜间美股的下跌,是趋势性的,还是技术性的?
很多机构都认为周四的下跌是技术性的,也就是暂时的,美股不会就此走向长期崩盘的道路。这符合主流判断。毕竟从2018年至今,每次美股的大跌都伴随着趋势性看空的声音,但最后都被“打脸”。即便现在科技股估值偏高,毕竟后面还有美联储的扩表做支撑,而且8月27日美联储又对货币政策框架做出了修改决定,提出了所谓的“平衡通胀制”。提升了对未来的通胀容忍度,即便通胀再高,只要平均在2%,就不会加息。大量的美元超发和非加息预期仍可作为美股的牛市支撑。
这种情况固然最好,因为从2018年至今的经验来看,每次美股大跌,中国的A股都逃不了负面影响。就在周四夜盘美股大跌之后,周五一早,上证综指和创业板纷纷低开,食品、券商、汽车股领跌。截止午盘,北向资金实际净卖出接近40亿元,创业板收跌1.69%、上证跌1.38%、深证跌1.71%。
图:上证综指低开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对于A股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后市如何发展,这要基于两种假设。一种是美股确实是短期的技术性回调,对A股影响有限;另一种是趋势性回调,大量的资金撤出,对A股的影响也偏长期。
先来说第一种——短期技术性回调。这自然可以令投资者放下心来,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估值依旧过高,尤其是科技股,毕竟疫情造成的经济预期很不明朗,况且特斯拉的大股东减持会不会被其他股东效仿?这些都有可能引发美股在未来的两个月内跌跌撞撞。再有就是距离11月3日的总统选举已经不足两个月,民意调查的左右摇摆同样会重挫风险偏好。即便美股在下周企稳反弹了,未来两个月内仍会往复。这就会造成两个结果:一是不断地对包括A股在内的外围市场产生溢出效应;二是美股的获利了结提升了对美元的需求,美元指数的汇率波动又会传导给人民币,进而引发我国外汇市场震荡加剧。
再来谈论第二种概率较小的情况——趋势性回调。若果真如此,美股的下跌会通过连锁反应对汇率和商品价格产生影响。首先,当趋势性下跌明确之后,大量的抛盘会助长对现金(美元)的需求,短期推升美元指数。如此一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会出现翻转,人民币结束强势。其次,从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就开启了新一轮QE,零利率、大量的债券购买以及几轮货币互换,产生了天量的美元输出。一旦美股趋势性下滑,大量资金撤出后不会老老实实趴在账户上,而是寻找新的标的。目前中国国内有一种理想派的声音,认为美股(或美元资产)由牛转熊后,国际资本会提升对人民币资产(包括中国的股票和债券)的青睐程度,配合中外正向利差以及我国不断扩大的金融开放步伐,大量的资本有望涌入中国市场。当然,这种憧憬蕴含了我国政策当局和市场参与者的美好愿望,而实际情况可能更为“惨烈”——从美股中撤离的资本很可能进入到大宗商品市场,并通过一个“噱头”哄抬价格——比如粮食危机。历史上几次著名的粮食危机除了确确实实的自然灾害意外,或多或少也有国际游资炒作的影子。更何况现在的新冠疫情使得粮食危机更容易说得通。当然,资本向粮食大宗的流入只是一种猜想,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周期类产品或者原油上。
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除了自身的基本面和流动性以外,不得不关心美股变化产生的溢出效应。对于上述两种可能的变化,A股投资者应该采取两种不同的策略。如果美股是短暂的技术性回调,则意味着在未来2-3个月“估值高”、“疫情担忧”的风险依旧存在,而且还要考虑美国竞选带来的风险偏好下降。外围环境将会对A股的情绪面产生持续影响,加上国内自身的流动性边际收紧,投资者可能会感觉“不好受”。另一种情况,如果美股是趋势性下跌(尽管这种可能性很小),大量的资本从美股撤离后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标的,很可能挤进商品市场。果真如此,潜在的商品价格提升反而会对特定行业带来投资机会。
本文为本站研究局独家稿件,不构成投资决策。
本站研究局是本站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本站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
移驾微信公号 看这里看不到的内容
【精彩推荐】点击进入本站研究局·中国版>>
【精彩推荐】点击进入本站研究局·国际版>>
过去120年全球表现最佳的澳洲市场 也扛不住了
为什么买不到口罩?科普:口罩是“高科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