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华看柏杨 陆视启蒙者 台轻忽

柏杨遗孀张香华在家中设「柏杨书房」,陈设柏老作品及藏书,还包括大学生设计的柏杨造型纸雕。(记者李怡芸摄)

晚年的柏杨,托着脸庞笑看人间。(本报系资料照片)

柏杨于1998年在北京的签书会已是人山人海。(张香华提供)

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在两岸均曾引起广大回响,大陆至今仍视柏杨为启蒙者,台湾当年也有许多党外人士深受启发,今年逢柏杨逝世10周年,两岸均有纪念活动,然而柏杨遗孀张香华则感慨,台湾人已不太谈柏杨,但也淡然地说:「柏杨也不是第一个被今日的台湾轻忽的作家。」

上个月台南大学举办了「2018柏杨逝世1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将3月分订为「柏杨月」,纪念活动尚包括阅读柏杨征文比赛、主题版画比赛以及圆桌论坛等;本月29日亦有由远流出版社主办的纪念活动。大陆今年则将推出《中国人史纲》青少年版,8月分更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号召,由现代文学馆主办「柏杨的创作与人生」国际研讨会。

感慨作品往往被拿来用

张香华指出,柏杨一生将批判精神实践于笔墨,对言论自由、人权尤其重视,但他并不以冲突、抗争、对立为手段,不论在台湾写专栏或是在大陆出书面对审核、删节,柏老均是随遇而安。「我们反而认为,只要文化思想能够流通,一些理念、精神就能慢慢被培养起来。」张香华说,如今柏杨作品在大陆受审查,其实只有习惯用语略作调整。

反观台湾,张香华则感慨作家和作品,往往是被「拿来用」的工具,抗日思想被片面截取成了亲日思想;主张言论自由如今都被「用」于「转型正义」。

张香华有感地表示:「愈强大的时候,愈能够接受别人对自己缺点的批评,愈弱的时候反而愈无法接受。」

内心有层次 成就写史

柏杨一生,张香华归纳为「10年小说、10年杂文、10年牢狱、10年历史」,她为柏杨杂文的文学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抱屈,而柏杨当年因美国漫画《大力水手》的翻译以匪谍的罪名获罪入狱,她则认为「可惜了,也成就了!」牢狱束缚了柏杨的视野,但也因此让他专心致志地读《24史》,写就《中国人史纲》、《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中国历史年表》三部书稿。

「出狱后李焕曾私下宴请,见面即说『你辛苦了』,而柏杨的回答竟是『我需要这个磨炼』!」张香华回忆这段过往,认为正因柏杨是「内心有层次」的人,才能成就他写史,而《柏杨版资治通鉴》堪称集大成者。

柏杨是第一个以西元来写中国历史的人,且他对历朝历代皇帝总是直呼其名,为此张香华还曾与柏老多次争论:「那些名字太难念,你就不能括号注明是唐太宗或谁?」在柏杨逝世10周年后云淡风轻的趣谈,却是更清晰地在这个时代看见前辈文人的觉醒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