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精障儿26年 女儿半夜「着魔一刻」让战士妈心碎了
「家中有精障儿,妈妈只能化身战士。」63岁的退休教师李换缓缓道出心声。32年前她与丈夫喜迎儿子出生,但也发现他的怪,婴儿的七坐八爬全省略,到了2岁半只说4个单词。她与丈夫如无头苍蝇般,辗转带往各大医学中心求诊,终于确诊轻度智能不足与自闭症。家住中坜的她,选择桃园疗养院就诊,至今已过了26年头。对她而言,桃疗医护与社工就像家人,不只安定儿子的心,也成了全家的依靠。
儿童正直学习成长的黄金期,罹患精神或情绪障碍的孩子,一方面要适应疾病症状,一方面要面对课业压力,还要面对社会污名化的考验,此时若有专业团队介入,提供支持性与整体心理社会学习环境,有望帮助因疾病脱轨的儿童与青少年,顺利衔接回归校园、社会。
卫福部桃园疗养院长年来提供该服务,每年门诊量超过2万人,高居全国之首,至今已帮700名精神情绪障碍的青少年重返成长轨道。儿童精神科主任李国平医师表示,青少年是思觉失调症的好发期,若有自伤伤人之虞,经详细评估后,会安排入住急性病房,待症状稳定后再排渐进式重返校园,症状轻微者,也有「小太阳学园」与」与「健康学园」等日间病房辅以支持性协助。
李换提到,儿子生病后,陆续到台大、长庚、台中中山医院检查,最后在桃园疗养院安定下来,一开始亲友质疑她的选择,但后来证明她是对的,「因为儿子难带,舟车劳顿很辛苦,选择续离近的,才能持续。」而固定医师、护理师与社工师的介入,也让她重新认识孩子特质,并在家人因照顾压力大,出现焦虑症状时,逐一收案治疗。
「我儿子情绪不稳定,经常发脾气,在念小学的时候,只要跟他说『写功课了!』他就会把书包从2楼丢下来。」李换回忆,照顾儿子几乎占她所有重心,也间接忽略了小女儿,「她在7、8岁时,晚上开始出现做噩梦、尿床症状,有时还会发出凄厉的叫声。」而每次她与先生听到尖叫声冲到房间门口,女儿常会露出着魔一样的表情,大吼「不要过来!」,让她十分心碎,后来是经心理咨商,才逐渐打开心房。
「妈妈要好,孩子才会好。」李换说,家中有生病的孩子很辛苦,但她很幸运,在儿子罹病前几年就找到固定治疗院所,主治医师虽在多年前退休,每周二仍持续回院做义工,持续照顾老病患。儿子前年从新竹仁爱启智中心结案,现在每周都要去八德天使发展中心「上班」,她在退休后也经常到桃疗当志工,分享自身经历,不只帮助因青少年精神疾病困扰的家属,也一并安定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