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小野大 更易卷入中美博弈
(图/读者提供)
台湾大选过后,如何因应民进党「双少数」的政治、民意新局,进而在台海维持两岸战略均势、斗而不破,是美中两强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全新问题。虽然2000年陈水扁首次以「双少数」上台,但国际情势今非昔比,完全没有先例可循。因此,从选后1周内美中相继出手之中,就能看出未来新政局下「台湾牌」的苗头。
1月13日选举结果揭晓后,排除各种政治喊话或文宣,北京唯一真正可以视为「对台动作」的,只有诺鲁断交一件事,至于扩大中止ECFA早收清单的关税减免至今仍隐而不发。至于中共军机在台海活动的频次和范围,只不过回到选前「日常」的训练规模,并未出现大幅施压的紧急状况。因此,近期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基里诺说,共军「有可能」近期对台展示武力,只是一般的情资研判,也似乎暗示美方暂不担心北京会有实际攻台举动。
观察选后美中在台海的博弈,呈现出明显的「对价性」特征,亦即「上驷对上驷,下驷对下驷」。例如,AIT主席罗森伯格突然提及「台湾地位未定论」,很可能是为了选前美国国安会罕见提到「美方对两岸和平解决的结果不持异议」的表述,被外界解读为「美国不反对和平统一」而找平衡。换言之,华府不希望拜登「不支持台独」与国安会「不反对和平统一」形成叠加效应,而被视为削弱对台保证或「弃台论」擡头的迹象,所以才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
同理,菲律宾总统小马可仕发文祝贺赖清德当选,并打破禁忌使用「台湾总统」的称呼,完全可理解为美国在运用同盟政策为诺鲁断交找平衡,同时也是用「台湾牌」争取更有利的筹码。
其中有两个细节需格外注意:一,小马可仕发文时间是15日,并非选后次日,而是紧随诺鲁宣布与台湾断交之后;二,中国和菲律宾在1月17日举行南海双边磋商会议,会议以「双方承诺缓和南海紧张局势、透过外交管道解决分歧」为结论。
由此可知,诺鲁断交、小马可仕祝贺赖清德当选总统、中菲南海磋商,这三个事件形成一条完整的时间轴,再次印证了,台湾已完全卷入美中在台海、南海的国际政治博弈之中。
因此,2024选举结果给外界一个清晰的讯号:首先,民进党政府在台湾内部愈弱势,就愈会寻求美国及盟友的支持;其次,正是因新政府的弱势,美国反而较不担心会出现法理台独,从而引发台海军事危机的可能性,因而会更用力操控赖清德政府。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以上述视角来看新国会龙头之争,应理解为美中博弈的延长赛,岂止是「蓝白合」、「绿白合」或「谁礼让谁」那么简单的问题?(作者为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