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AMC获批参股中国银行,还计划增持光大银行、中信股份
11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了《关于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参股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中信金融资产以协议安排方式参股中国银行,持有其约104.96亿股H股股票,持股比例3.57%。
这是中信金融资产最新投资配置计划的一项重要进展。根据11月8日公司披露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投资配置的议案,中信金融资产计划增持中信股份、中国银行、光大银行,并以不超过200亿元设立单一资产服务信托开展投资,四项计划合计投资规模不超过503亿元。
中信金融资产拟聘请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作为进一步推进投资配置的专业顾问。其中,在购买股份方面,中信金融资产计划:一是通过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以约112.66亿元进一步购买中信股份4.88%股份;二是以不超过260亿元进一步购买中国银行股份;三是以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进一步购买光大银行股份。
中信金融资产是四大AMC之一,前身为中国华融,近年来深入推进改革转型并引入中信集团作为大股东,于2024年1月更名。
在上述公告中,中信金融资产表示,近年来,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开展了一系列投资配置,取得积极成效。为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计划在前期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投资路径,加大投资力度。前述四项交易方案相互依存、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共同组成一项整体安排,是专业顾问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依据公司战略规划提供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根据中信金融资产2022年8月发布的公司“十四五”规划,相关规划明确了权益类(股票)投资及投资行业分布的规模和占比导向,提出把握机遇加大权益类业务投资,侧重投向关系国计民生和高新技术的行业。
自引入中信集团以来,中信金融资产主业转型提速,经营指标呈现转好趋势,在投资领域也动作频频。今年1月和2月,中信金融资产先后宣布,分别委托中信证券资管和中信建投成立单一资管计划,委托资金规模均不超过400亿元,合计不超过600亿元,由中信金融资产作为单一委托人、唯一受益人分批分期出资,以3年为投资期限,可提前结束。(详见报道《继险资500亿私募基金之后,AMC与券商带着600亿资管计划来了》)
根据上述中信证券资管计划及中信建投资管计划,中信金融资产成功设立了两个由中信证券资管管理和两个由中信建投管理的四个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并对部分境内外上市公司展开了投资。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上述资管计划也通过港股通持有中国银行的港股股份。
根据中信金融资产在今年6月发布的一份临时股东大会通知,上述资管计划投资的公司包括A股的大秦铁路,以及通过港股通投资的4家港股,分别为昆仑能源(持股比例2.48%)、中国电力(持股比例4.9%)、中国电信(持股比例1.32%)和中国银行(持股97.46亿股,占比3.31%)。
经当时的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上述大秦铁路股份和四个单一资管计划收益权转让给中信金融资产及相关附属公司的议案获得通过。
对此,中信金融资产在公告中表示,鉴于大秦铁路股票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公司拟根据资管合同条款,从资管计划中提取大秦铁路股票(不超过4.25亿股,占比约2.42%)并直接持有;在现行制度框架下,公司拟通过清算及转让收益权及股东权利等方式,由作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受让人持有投资标的公司的股票,使公司及股东保持已实现的利益,更好享有投资标的公司的增长和收益。
根据前述公告,中信金融资产购买中国银行股份的投资配置将预计在12个月内完成,购买价格将不会高于每股7.78元,具体购买方式将是在公开市场进行。中信金融资产表示,此次参股中国银行是公司的一项中长期投资,将为公司带来稳健的财务收益:假设于2024年1月1日完成前述购买中国银行股份的交易,2024年1~6月能获得的投资收益约为6.37亿元。
根据中国银行2024年三季报,该行第一大股东中央汇金持股比例为64.13%,第二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7.78%,第三大股东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7%。不过据中信金融资产11月8日的公告,公司截至公告日持有中国银行3.57%的股份。
中信金融资产目前还是光大银行第四大股东,对光大银行持股比例为7.08%,系2023年一季度“借道”可转债后转股而来(详见报道《中国华融持有光大银行可转债获批转股,持股比例超7%》)。
中信金融资产表示,除第四项计划的信托产品约定存续期限为3年外,对3家公司股份购买的交易拟在方案于临时股东大会上获正式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实施,如未能在此期限内完成,届时公司将视需要另行履行公司治理程序。根据公告,包含上述四项交易在内的议案将于29日即本周五在公司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