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大学生,一年三学期!

七月,结束紧张复习和期末周的大学生们,已进入暑假时间,但也有不少高校的“限定隐藏款”暑假小学期,已经悄然开启。

我国高校传统模式的学年分为两个学期,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我国高校开始探索在一学年的春秋季两学期外,增设一个第三学期,形成“三学期制”,而第三个学期通常安排在暑期。1985年,时任上海大学校长的钱伟长在我国引进实施“三学期制”,希望通过学期制改革促使教学内容得到精简,并锻炼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

如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在内的不少高校都已实行“三学期制”。具体到各高校,这项制度的实施也各有不同,有的是作为学生可自由选择的“小学期”,有的称为暑期学校,有的则把夏季学期作为教学运行周期的一个必须环节。

小学期,学什么?

根据各高校2022-2023学年校历显示,小学期时长从12天到35天不等。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第三学期早在6月18日就已开始,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今年的暑假小学期均为7月3日至30日;兰州大学的小学期从7月9日开始,为期20天;清华大学则将夏季学期和暑假合并,共安排12周时间。

除了学期时长设置的不同外,小学期的教学内容也各具特色。

课程升级,稳扎实践

实践,作为历来大学生暑期生活的关键词,在各大高校的小学期中,也从未缺席。大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深入田野、体验社会,在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内寻找知识的答案。

注重社会实践一直是清华大学的特色与传统,小学期中,清华学子也践行着这点。在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课程中,从观摩示范到亲手操作、从一张张图纸到一个个成品器件……理工科院系的同学们,将思维与实践接轨,让新奇的想法走进现实。

在注重打磨基本功的同时,清华大学还在小学期开设了“碳中和能力提升项目”等面向国家需求及科学前沿的课程,新能源电池的碳足迹计算、太阳能光伏板的铺设,在多样的课题中,学校与苹果、阿里等知名企业一起,为同学们提供行业一线的经验与实践。

清华大学金工实习课堂

作为农业类院校的学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学们的小学期打卡坐标更加多元,他们来到秦岭深处的教学试验林场、设施现代化的工训车间、孕育着作物种子的试验田,进行野外采集、制作标本……书本上的方法论与田野草木碰撞,摩擦出科研的魅力,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学在实地考察中

为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培养出更多“金牌师范生”,安徽师范大学迈出创新一步,为全校二、三年级师范类本科生和学科教学方向教育硕士,今年首次开设“暑期小学期”,选聘了100多位来自北大、清华、中科大、南开大学等一流高校的知名学者和著名中学的教学名师,量身定制教育教学实战训练,力争实现安师大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达到省级示范中学教师水平。

打破围墙,跨校互选

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了资源共享、课程互通等方面探索,高校间的“围墙”正在逐渐被打破,这一举措也延续到了各高校的小学期中。

北京大学于2004年便在国内率先开设暑期学校,秉承着开放式教学的理念,北大暑期学校不仅服务于北大学生,也为国内外学生、中学生、社会人士提供课程。2009年,北京大学还率先开设了国际暑期学校,采用全英文授课,吸引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来中国进行文化交流。目前,北大暑期学校的学分已获得国内外众多高校认可。

为加强高校之间的深层次合作与交流,优势互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自2010年起进行“C9联盟交换生计划”,互派学生参加对方暑期学校,开设的课程也极具学校特色。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今年举办了空天飞行器中的先进材料与结构、智能机器人、电气智慧驱动未来等十五个主题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开设了绿色船舶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公共危机中的化学等41门对外开放课程。多样的课程项目,让参与同学多角度体验“别人家学校”的课堂氛围、教学方式。

接轨国际,开拓视野

不少高校将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作为小学期的开设目标及教学理念之一,让同学们不出校门,就能与学术“大牛”们面对面。

刚刚开启今年国际小学期的中国人民大学,邀请到了国外一流大学师资开展全英文授课,招收国际学生与本校学生同堂上课。同时,为进一步丰富课程体系,人大首次设立全球大师系列讲座、优化通识课程模块、开设专业学科营,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国际学习体验,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机会。

作为最早引进“三学期制”高校之一的上海大学,2012年开始开展国际化小学期,截止目前,共开设500余门课程,上千位外籍教师和中方对接教师参与授课,选课学生数上万人。今年,上大邀请了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纽约大学、奥克兰大学等海外高校的外教,带来全英文课程。

武汉大学的第三学期国际课程也精彩纷呈,来自剑桥大学的老师带学生探究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老师与学生一起认识建筑遗产、探讨其现状与未来……除了以往开设过的热门课程外,学校还会根据同学反馈,增开不同领域的全新通识教育选修课,可谓是干货满满。

从提高基础知识水平的通识课程,到满足兴趣的多样专业选修课,从汇聚各国同学的国际交流项目,到深入田野的实践环节,小学期正在以更多样的形式和内容,为大学生积累更丰富的经验。

既是趋势,也有挑战

在“三学期制”蓬勃发展,受到越来越多高校青睐之下,缩短的教学时间以及对自主学习能力要求的提高,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挑战。

目前,“第三学期”的设置还存在一些“吐槽点”。有学生认为暑假上课是额外任务,并且会与个人暑期规划冲突;小学期课程安排不紧凑;一些小学期课程与学期内课程知识密度差距不大,没有集中性的收获感。

教育学者熊丙奇曾表示:“更灵活的学期制,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推进学分制改革,肯定会有更多学校采取三学期制。”在这种趋势之下,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将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学期制改革的关键不在于追赶“潮流”,也不在于简单切割学年的形式,而在于真正响应师生需求。针对不同课程的内在逻辑来把握教学周期,改进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科目的需要,最大程度地整合教学资源,实现学生和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获益的最大化,这才是改革的最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