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抑郁症,这就是抑郁症的治法...
抑郁症,本身就是个“虚证”,你再去用药抑制他,还能不出问题?
不光是没治好,反倒是燥起来了。
为什么?
不就是那个“寒”,一直没去掉嘛。
寒一直不去,那么气血津液就会一直被消耗。时间久了,气血越来越少。寒气再往里进,会把人体的气血给郁闭起来的。
郁闭的久了,内在的火气会越来越大,就会化燥。
与其做什么心理量表,不如去看看脉象啊。不都已经是“沉弦脉”了吗?
沉脉,是气血少了,没有往外顶的力。弦脉,是气被郁闭住了。
用一句话说,就是气机不通畅。
不少人吃的方子,本身就有问题。有的方子还能说的过去,用一些经方,比如旋覆代赭石汤、苏子降气汤、橘皮竹茹汤、小柴胡汤、温胆汤。
剩下的那些更不像话:
只是在调理体质的同时加了几味降气、理气药进去,姜厚朴、半夏、旋覆花、香附、木香这些,压根就没有用经方来调这个病。
抑郁症,在轻度和中度之间,强调的是疏肝。
疏肝,柴胡是关键,柴胡入肝经,是疏肝解郁的。
其实用到了柴胡,说明这病已经到半里半表了。但是不管怎么说,轻度的抑郁,倒好治。
因为肝的问题,无非就是肝虚肝实,夹杂些湿热湿痰,或者再加上点脾胃和心的病变。
心肝补一补,脾胃调一调,湿热去一去,也没那么难搞。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截断病情,那么肝木气郁结,下克脾胃土,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肝木气也会同时受损。
肝木气受损,会通过经络系统向肾水气发出求救信号。
肾水气上行,助肝木气。肝木气获得援助,克脾土气反而更厉害。
脾土气负责输布五脏六腑,脾土气自身难保,必然导致输布肾水气不足。
这就是体内供养平衡被打破了:
肝气郁结未解,脾胃受损,肾水气也愈发枯竭。
所以,此时需要借助外力作用。
开药方的原理就是:开脾胃的药,疏解肝郁气滞的药,以及滋补肾水的药配伍。
这个时候,疏解郁肝就只是治标了,治本在健脾胃,滋补肾水。
抑郁症,如果再往下发展,肾水气不足,肝木气失去肾水气滋养,肝郁更厉害。肝郁克制脾胃太过,脾胃承担全身营养精华传输,脾胃受伤完成不了输布任务,就会发出报警求救信号到心火气。
心火气因为肝木郁,已经失去了充足的生化源头。又怎能有多余的心火气去救脾胃土气?
肺金气住在心火气隔壁,因为脾胃是输布五脏六腑气,肺金则是调度五脏六腑气的,肺金感受到脏气输布紊乱,也向心火发出报警信号。
心主百脉,百脉归宗。
在如此紧急情况下,心火反克肺金功能。肺金自身难保,干脆罢工。
肝的木气失去了肺金气制约,肝郁无解。
这就到了重度抑郁。
抑郁症,到了重度,基本是啥也干不了,啥也不想干。
有的大夫很天真,就是逍遥散加上各种安神解郁的药,这个路子只能应对简单的情绪问题。
抑郁症,如果是久病,如果是阳虚体质,这个路数就不行。
因为重度抑郁症,普遍有淤和虚的问题了,需要当归剂的补。
如果还不够,可能要地黄阿胶这一类,再加上疏通的药,就是细辛通草。
甚至需要加活血化瘀的药,桃仁丹参三七之类,就看有没有这些症状的指征了。
附子,也是在这个时候用。
附子,干姜,吴茱萸,肉桂,细辛,桂枝。
只有到了三阴真寒,才需要扶阳损阴。
吴茱萸,就是典型的有破无补,间接扶阳。
附子、干姜,是直接扶阳。
如果阴浊上逆的厉害,不破阴就不行,你直接扶阳,会出现阴包阳的格局,郁火生其中。
这时候,必须先把阴浊减弱了,扶阳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