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家暴经/学校辅导室设匿名信箱 成家暴儿第一根浮木

学校设匿名信箱家暴儿第一根浮木。(图/示意图,翻摄自PAKUTASO网站

文/焦糖绿玫瑰 caramelgreen

20几年前,在我就读的小学里面,辅导室设立了信箱,这个信箱被挂在一楼川堂走廊上,欢迎孩子们用匿名方式,将心事分享给辅导老师,辅导老师会趁工作空档,用工整硬笔字回复学生信件,那是我用书写与他人交流的开始。

父亲当时还没有开始打我,但家中气氛已经低迷到不行,加上严格的交友管控,让才10岁左右的我,与同学也难深入往来,这个信箱引起了我的好奇,有人愿意无条件地听我分享心事,还可以匿名收信,只要到回信集中柜,找寻自己化名的信封就可以了。

第一次写信过去,大概是在小三的时候,我在信中告诉未曾见过的老师,妈妈爸爸打跑了,爸爸的外遇对象(是的,我小三就会用这个词)跟我抢副驾驶座,我很生气又很想念妈妈,不知道怎么办?

过了几天,我发现自己被回复了,摊开老师夹杂注音解释的信件,详细内容已经记不得,大致上就是一些「要加油喔!」的正能量,但,整封信最吸引我的是,老师希望能直接面谈聊聊,欢迎我到辅导室约时间!

活在如此封闭的家庭,这下意外开启了我与他人交谈的机会,除了每周排约一次,只要家里状况隔天我一定主动去敲辅导室的门,这些老师比导师更了解我家的情形,虽然他们也会转述纪录给导师,但我对导师的信任度就没那么高。

接着,上中学、上大学同龄的同学无法理解这种奇闻异事,一路上我都用这种方式,去抒发情绪跟困难,但奇怪的是,或许时空背景障碍,当时恶意揍老婆、打孩子,似乎是非常不被重视的个人行为,所以我不曾被学校通报高风险家庭,都是自己去警局报案,才被社会局安置的。

然而,碰到这种事情,最令我气馁的是「被质疑」,被不知道实情却妄自批评的人攻击,还好,我不曾被导师或辅导室说过什么风凉话,因为他们看到的我,是受伤的,内外皆是。

延伸阅读>焦糖绿玫瑰走过创伤的家暴史

★ 我是不婚妈妈「焦糖绿玫瑰」,唱片线记者出身,现职专栏作家。从小在传统菁英教育之下成长,心思细腻敏感的我,如何边工作、边教养那精力旺盛的牡羊女儿DAHLIA呢?期待与您分享我的坚持:「焦糖绿玫瑰caramelgreen」粉丝团、「焦糖绿。玫瑰caramelgreen」部落格。

您有满腹妈妈经、爸爸经想大声说出来吗?《ETtoday新闻云》亲子版欢迎您来分享育儿心得,灌溉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来稿请寄「parenting@ettoday.net.tw」,并请注明「个人简介」。本报保留筛选、修改权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见谅。

★更多孕儿婆媳婚姻相关话题(报喜文、集气文、抱怨文等),欢迎加入「欧腻的育儿妈妈经~姐就是要碎碎念脸书社团一起交流讨论,也欢迎大家秀出任何宝宝照、怀孕照、个人美照跟脸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