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博文》芬兰模式 两岸关系的新思考
2020年1月24日,芬兰华人华侨在赫尔辛基欢庆新春。(新华社)
芬兰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何以不被前苏联并吞或成为其附庸国,从最近台湾出版的新书《动荡》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就是战后芬兰两位总统朱赫.巴锡基维(Juho Paasikivi)、乌何.凯特宁(Urho Kekkonen)推动一项外交政策 这项政策让前苏联感到安心,同时信任芬兰,也就是凯特宁总统在其自传所述「芬兰外交政策的基本任务,是让芬兰的存在与支配芬兰地缘政治者的利益一致。
芬兰政府一直秉持这两位总统的路线,时时挂记前苏联的态度,经常与前苏联官员对话,证明芬兰能信守承诺与履行协议来赢得前苏联信任,当然这过程中就牺牲一些经济上的独立与言论自由,对于其牺牲一些经济上的独立与言论自由,西欧与美国的观察家将这种情势简化为「芬兰化」(Filandization),认为芬兰的政策卑怯懦弱,但芬兰政府与人民并不认同此种论述,正是这条路线的坚持,其具体成果就是前苏联(现今俄罗斯)没有再入侵芬兰。
芬兰的陆境与俄罗斯是连结在一起,俄军是可长驱直入,前苏联与芬兰先后发生两次大战役,原本寄望西欧国家与美国协防,但都没有到位,让芬兰孤军奋战,第1次是成功击退俄军,但芬兰死伤惨重,第2次俄军就成功进入芬兰境内,但俄军避免如同第1次的伤亡也迅速撤军,这也就是二战后苏联向芬兰要求大量赔偿金额主因,两次大战役芬兰牺牲大约10万人,另有9万4千人成残障,3万妇女成寡妇,5万5千儿童成孤儿,61万5千人流离失所,这也就是芬兰两位总统巴锡基维、凯特宁要推动避战外交政策主因。
尽管芬兰是二次大战败战国,要对苏联付出大量赔偿金,但芬兰全国上下在巴锡基维、凯特宁两位总统领导下致力教育建设,成功提高芬兰人民素质,为工业化与创新经济建立基础,同时也重视国家研发能力提升,让芬兰成功成为西方国家技术进入苏联的窗口,芬兰也把握与西方国家友好情况,将西方国家民生物资成功引入前苏联,让芬兰经济能成功发展,也顺利偿返大量赔偿金,芬兰2018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为4万7820美元,芬兰如此成功处理好强权关系并发展其经济,估且称为芬兰模式。
读完《动荡》一书中芬兰与苏联之战这一章,个人的感受是如果中华民国两岸政策的基本任务,是让中华民国的存在与支配台湾地缘政治者的利益一致,台湾就能避开军事对抗与威胁,因此个人认为「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最能符合此项诉求,尊重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就是承认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就能携手协商未来一中发展。
再回头阅读芬兰智库sitra 2003年出版〈Why they , Why not we〉报告,分析俄罗斯与芬兰竞争力,表明芬兰经济发展是重视俄罗斯这个强权国家,希望借由俄罗斯的天然资源、庞大人口及科技来持续强化芬兰竞争力,芬兰在强权国家边缘,但会藉他国之长处,来发展自己,不正是台湾好好借镜的标竿学习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