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擁核或反核? 副閣揆鄭麗君:能源討論的框架要改變
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下午出席中研院第三十五次院士会议专题讨论,以「走向民主永续之路—国家希望工程的治理愿景」为题进行专题演讲。记者黄义书/摄影
「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副召集人、和硕董事长童子贤日前受访时表示「非核家园」口号恐让台湾衰退,批评非核家园等主张,引发外界关注政府能源政策是否调整。委员会另一位副召集人、政院副院长郑丽君今赴中研院院士会议发表专题「走向民主永续之路—国家希望工程的治理愿景」,刘鸿源院士提问政府的核能政策,郑丽君表示,核能问题必须在核废料处理和核能安全两种基础下讨论才有现实基础,多元意见将会在总统召开的委员会充分讨论。
郑丽君以半小时时间向上百位院士说明新政府的「国家希望工程」。结束后院士刘鸿源提问,报告中没有提到政府的核能政策。郑丽君回应,面对2050的净零转型,能源转型也是重要重测。而在前政府「减煤、增气、展绿、非核」与绿能创生的努力之下,台湾已经减少六成的空污排放。而未来推动的第二次能源转型,核能在台湾能源的占比也仍然占了6%,但多元绿能仍是核心。
郑丽君指出,过去社会存在「拥核」与「非核」两种立场,但未来「能源讨论的框架也许要做新的改变」,必须更现实地面对核废料的处理与核能的安全问题。做为科学议题,对于核科学的未来,所有人都可以乐观期待,核能可以更安全、没有核废料的问题。但现实上核电厂仍必须面临核废料的问题。核一核二停止运转都不是因为执照到期而停止运转,而是因为燃料棒退不出来、没有启动核废料的储存措施。核三未来若要延役,也必须先处里核废料存放的问题与通过专家的安全审查。
郑丽君认为,不管拥核或反核,都必须面对核废料存放的问题、找到解方,才能负责任地使用核能。在核废料和安全这两大前提下,大家讨论未来是否使用核能,才有现实的基础。她认为应该回归理性务实的层面讨论问题,然后把所有多元意见在总统召开的委员会中呈现与讨论。
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右)下午出席中研院第三十五次院士会议专题讨论。由中研院院长廖俊智(左)主持,郑丽君以「走向民主永续之路—国家希望工程的治理愿景」为题进行专题演讲。记者黄义书/摄影
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右),下午出席中研院第三十五次院士会议专题讨论。由中研院院长廖俊智(左)主持,郑丽君以「走向民主永续之路—国家希望工程的治理愿景」为题进行专题演讲。记者黄义书/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