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捷刀刃下的阴影
(图/本报系资料照)
废死论者主要反对的是以国家公权力「以暴制暴」,质疑以暴制暴不是正义。或许这的确是个大哉问,但就过往的采访经验来看,死刑并非废死论者眼中的不具正面意义。2014年,台湾发生郑捷随机杀人案,当时社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许多人搭捷运、出入公共场合都难以安心,即便当时郑捷早已在犯后当场被逮,大家还是担心模仿犯出现。
郑捷随机夺走了与他无冤无仇的无辜生命,让好几个家庭一瞬间支离破碎,幸存者有人留下永远的伤残,有人则是永远的心理创伤。对于这类泯灭人性的行为,依照当时郑捷的说法,只是为了「干大事」。
当年借由采访这起社会事件的过程,见证了死者家属当晚撕心裂肺的哭声,后期也透过消息管道,了解到郑捷在狱中的生活,他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完成了过去一直以来的目标」,有这样的想法,自然没有悔意。尔后,有媒体形容他在狱中有如夏令营般度过,也拍摄到他打篮球的画面,这些都让死者家属面临二度受伤。
郑捷罪证确凿且毫无悔意,案发2年内就伏法了,他大概是近几年死刑执行最特殊的案例。第一,过程极为机密且迅速,当时曾透过消息管道,得知郑捷当天即将被处决,但经查证监所都被驳斥,直到确认执行完毕,法务部才开记者会说明,律师团也称事前都没通知家属,因此来不及提非常上诉。
第二,下令执行死刑的法务部长罗莹雪,是马政府最后一任法务部长,执行时已经接近520政权交替,罗大可不扛这锅,让新接手的蔡政府伤脑筋,她却毅然决然要迅速处决郑捷,此举虽招致废死团体非议,但民进党实则不敢多言,因为,这确实是替民进党解了心头大患。
然而,在郑捷伏法前,他刀刃所挥出的阴霾,让台湾在那段期间,许多意外、争吵,都可能被误会成随机杀人,整个社会为他神经紧绷;而郑捷在狱中的自若生活,更是每天拷打着家属心灵,眼睁睁看着「完成人生大事」的人悠闲打球。郑捷还存在的一天,对还留在人间的家属来说就像见证何谓地狱。
罗莹雪在法务部长任内的诸多作为,屡屡被民进党围攻,但当她核准执行郑捷死刑时,为何原本总是照三餐伺候她的民进党人突然没有意见?这难道不就是因为司法正义得以伸张,让「随机杀人」的社会恐惧获得纾解吗?
主张废死者,在捍卫死刑存废与否的同时,也该回想郑捷事件的过程,这会有助于更加理解,为何多数台湾人还是希望能保留死刑这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