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把脉中国教育:“这几十年我们太着急了”丨《毛铺和文化录》第二季
由本站新闻和毛铺联合打造的泛文化IP节目《毛铺和文化录·中国和力》郑强篇将于1月6日正式开播,本期嘉宾迎来被誉为“中国教育郑能量”的知名学者、著名教育家郑强教授,与主持人杨澜共话教育的健康之和。
郑强把脉中国教育:“这几十年我们太着急了”丨毛铺和文化录(来源:本站科技频道)
教育的开端要“健康”
2021年,“双减”政策是中国教育界的年度“C位”,它改变着一个行业,也在重塑着中国的家庭。
“中国的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是累倒在起跑线上”。谈及“双减”,郑教授不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麻辣本色。
郑教授看来,只看重起跑的初速度,却忽略了途中的“加速度”,注意力都集中到幼儿园,到了大学阶段,学生们身上失去了活力,眼睛里没有了光芒,不敢质疑、不敢挑战,这何谈教育的健康?面对高等教育的“钱学森之问”,我们的反思要一直溯源到基础教育。
健康的源头活水,郑教授认为来自野性与天性。“野性铸就了我们这一代”。他痛陈当下的教育夺走了人性最可爱的朝气。围绕“园丁与木匠”的教育观,他与杨澜分享了各自的育儿观与经验。对儿子的教育,他只批评行为,却绝不批评调皮。他认为教育不能牺牲孩子的热情和兴趣,要给孩子展现健康的人生活法。
在太原理工,郑教授3个月内设立了音乐和舞蹈系,办了音乐会,他用专业教育与心灵美育的“兼容之和”激发学生的活力和生命的色彩,让学生有好奇心去探索,有活力去创新。他说,只有孩子充满活力、敢于疑问权威,不断挑战创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
教育的过程应“坚守”
“这几十年我们太着急了”,当杨澜谈及一个耶鲁教授因为中国大陆学生爱换专业、中途求职而拒绝招收时,郑教授颇为感慨。国外大学发展几百上千年,中国大学只有120年左右,即使这样还想更快。他说,近年来,日本每年都斩获诺贝尔奖,很多日本教授一生不改变研究方向,这一定程度源自日本的工匠精神、坚守精神。反观我们的学生频繁换专业,碰到困难就不想坚守,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值得我们的教育去反思。
在高分子流变学与功能材料实验室他透露了一个信息,我国考古专业用的修复材料几乎全进口。因此他确定了文物修复新型材料的新项目,并希望大家坚守一辈子,这是对中国文物保护的大贡献。
坚守,是中国人应该找回的一种精神,这是我们民族本原的精神。治学如此,酿酒亦然。古法工艺、真年份陶坛陈酿,毛铺酒对匠心的坚守,正是致敬与传承这份民族精神。
教育的结果可“不同”
每到一地高校主持工作,郑强教授都致力于让教育推动当地特色经济焕发新的光彩。“太原理工姓太原、姓山西”,在实验室,他饶有兴致地向大家介绍着矿藏开采后的快速填充材料。
在贵州大学时,他成立白酒学院,呼吁贵州大学要为贵州工业发展做贡献,提出贵州酒产业人才不能只靠沿海地区引进。“适当爱护中国白酒,实际上是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为什么江浙人听到越剧有乡愁?为什么四川人围着火锅不分你我?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基因,要一代代延续下去。
中国不同的地域特色成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一脉相通、自成体系的中华文化又成为世界文明的瑰宝。这就是世界文明的“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草本浆、真年份”。毛铺酒从选材到工艺,让时间去自然融合健康与美味,成就中国白酒“健康之和”的臻品。同时,毛铺草本年份酒,融五味草本,兼容并蓄、品味独具,完美展现了“和而不同”、守正创新的文化价值。
真正好的教育,不是让人具有头衔,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有活力、有主见、有特点的个体。郑教授的教育理想,一如他身上那种独特的、“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风。
品匠心毛铺,鉴中国和力。《毛铺和文化录·中国和力》对话郑强教授,冬日中热议教育之和、健康之和、文化之和,有温度的共鸣不容错过。2022年1月6日,敬请期待!
*本站传媒隶属于本站集团,旗下涵盖行业领先的新闻门户业务以及移动资讯平台业务,集中运营本站门户、本站新闻客户端、本站公开课等核心内容产品,是“内容消费升级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