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致癌比率窜升 医示警:威胁年轻族群

▲台湾肝病医疗策进会于台大医院举办「肝安捏?!」肝癌卫教展。(图/记者洪巧蓝摄)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肝癌蝉联我国十大死亡癌症第二名长达40年,是最致命的沉默杀手,值得注意的是,非B肝、非C肝引起肝癌的比例近年增加达2倍,已经约有1成肝癌是代谢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引起,且有持续上升趋势,但是常常被民众忽略。医师指出,非病毒性肝病发生较为年轻化,建议可透过肝脏超音波检查确认脂肪肝状况,一旦有脂肪肝,再比对5项心脏代谢风险因子,只要其中有1项符合,就属于代谢异常脂肪肝。

台湾肝病医疗策进会会长、台湾消化系医学会理事长暨台大医院副院长高嘉宏指出,近年来国健署推动的B、C型肝炎筛检与治疗计划已见初步成效,肝癌的发生率有所下降。然而,肝癌的死亡率依然未显著降低,仍高居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二名,这显示在肝癌的防治上仍有不足之处。

台大医院内科部主治医师苏东弘指出,肝癌多发生在有慢性肝病患者,分析其中约有60%是发生于B型肝炎、30%是C型肝炎,另有10%是酒精性肝病、代谢脂肪肝病等问题造成。随着B型与C型肝炎的筛检计划推行,病毒性肝炎引发的肝癌比例逐年降低,然非病毒性肝癌则上升,根据统计,非B非C肝癌的比例近年来增加达两倍。

苏东宏指出,近期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问题,其一就是代谢异常脂肪肝病,一般民众健康检查也约有4成的人是有脂肪肝,情况一久就会产生肝脏发炎,后续演变至肝癌发生。虽然目前国健署的筛检计划涵盖了基础肝功能检查(GPT、GOT)、病毒性肝炎筛检,但非病毒性肝病尚未纳入,这可能成为未来肝癌防治中的重大漏洞。

▲台大医院内科部主治医师苏东弘。(图/记者洪巧蓝摄)

苏东宏也提到,代谢异常脂肪肝病定义会经过2阶段,首先要利用超音波检查确认是否有脂肪肝,大部分民众是在健检时会发现,而后续要再比对5项心脏代谢风险因子,分别是体重过重 (BMI ≥ 23 kg/m2)、第二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高血压、三酸甘油脂 ≥ 150 mg/dL、高密度胆固醇 ≤ 40 (M) or ≤ 50 (F) mg/dL,只要其中有1项符合,就属于代谢异常脂肪肝。至于酒精性肝炎,临床观察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特别是年轻女性患者比例增加,提醒民众饮酒必须节制。

高嘉宏强调,病毒性肝炎借由筛检与治疗可降低肝癌的发生率,但当肝炎已进展至肝硬化,或是非病毒性肝病,例如酒精性肝炎或代谢异常相关脂肪肝病时,依然可能发展为肝癌。由于肝脏缺乏痛觉神经,早期病变难以察觉,往往等到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压迫肝脏表面或侵犯邻近器官时,才会出现症状,届时通常已属晚期,死亡率极高。

苏东弘提醒,超音波检查和血液检验为肝癌筛检的重要方式,而血液检验特定生物标记有助于找出肝脏潜在病变,如果本身属于明确高危险群患者,应定期接受检查,以期尽早发现异常,及时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