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知彼” 关于智己汽车我们还有话说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本站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汽车2月11日报道 1月13日,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的智己汽车,正式发布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品牌——IM智己。同期,两款量产定型车首发亮相,包括一款智能纯电轿车和一款智能纯电SUV。
如果说智己汽车宣告诞生的第一场发布会还带着些许神秘,那么在本周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智己汽车给出了更为详细的解读,让这个上汽集团理想中“智能汽车该有的样子”,变得更清晰了。
高端硬件不是作秀 用得上就不叫堆料
有人说,智能汽车、电动车都不再是汽车,是一件数码产品,而数码产品就免不了被“同质化”和“堆料”两个标签,看看现在的安卓手机,大部分都是一块儿直板玻璃三明治,配置上摄像头以数量取胜,SoC就用最新的,但事实上不同品牌之间的用户体验往往和配置单上的参数一样大同小异。同样的,在过去几年里,智能汽车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了,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品牌,无一例外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展,想要打造出更有“人文关怀”的智能汽车而不是“你有我也有”。
对于智能汽车而言,想要实现理想中的人文关怀就必须要借助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力量,传统的汽车电气架构算力必然无法满足当下的需要。我们不妨用智能手机来举个例子,在iOS和安卓的早期时代,由于SoC算力有限,只能通过按键来唤起死板的语音控制,用户必须要说出固定的词句组合来完成命令,现在习以为常的自然语义理解、唤醒词唤醒和自定义唤醒词在当时的算力下几乎是不可能实现功能和续航并存。而对于智能汽车来说,没有了高算力的高规格硬件就无法去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想要在座舱里实现更多的“人文关怀”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实际的车辆使用当中,智能驾驶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让用户更轻松更安全的送达至目的地成为了厂商的重点,比如说泊车,比如说从A出发点至抵达点B点,怎么样把人安全地、舒适地、优雅地运送到他想要达到的目的地。不妨设想一下,驾驶员可以告诉车辆想要去什么地方,驾驶员到电梯出口处召唤车辆来到他的面前,把他接上车,同时可以通过高精地图跟导航地图之间无缝的融合,把驾驶员从他的公司或者说从他的出发点,经过不同驾驶条件的路段,运送到他所想达到的目的地。在这个过程当中,比如说在高速上,在主路驾驶,在明确了ODD的情况下,允许驾驶员松开双手,但还是要求驾驶员进行车辆安全的监管;在某些拥堵的情况下,比如速度比较低的时候,可以由驾驶员去干一些其他的工作任务,比如说看看手机,跟旁边的乘客交互交流。
如何达到这样的智能驾驶体验?有两个主要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底层总体的设计逻辑和算力平台,另外一部分是整体智驾的感知设计方案和整车的冗余设计。从整体的软件设计方式来讲,市场上目前在技术领域主要分成两种,一种叫做Data-driven(数据驱动),另外一种叫做Rule-based(基于规则)。简单用两句话总结一下,Rule based的方式可以理解为程序员编辑了软件,直接写出来的就是详细的逻辑设计。
数据驱动可以理解成程序员编写的软件,其目的是产生逻辑设计,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去不断地迭代用于整车控制和整车策略级的逻辑设计,这是Data-driven与Rule-based的区别。
在Rule-based这一端,实际上能解决现在智能驾驶中80%以上的场景,从Data-driven这一端我们可以解决80%以外的内容。从智能驾驶整体的设计而言,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是无法用传统的方式去解决自动驾驶里面的长尾效应,也就是行业里面所说的边角案例(corner case)。
边角案例(corner case)是指其操作参数在正常范围以外的问题或是情形,而且多半是几个环境变数或是条件都在极端值的情形,即使这些极端值都还在参数规格范围内(或是边界),也算是边角案例。驾驶员坐在办公室里面,或者坐在电脑前,甚至是坐在车上,可能无法去穷尽的这些Corner case,因此必须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让后台不断地迭代,让车辆去不断的学习和适应一直在变化的世界。
在这样的场景下,汽车需要面对的是来自摄像头和雷达的巨量数据,一方面是对周边环境进行判断和指令的分发,决定车辆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操作来保证驾驶者的安全和舒适,在处理巨量数据的同时还需要保持极快的处理速度从而实现提前于驾驶者发现危险,另一方面是将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一旦采集到人工驾驶中某些环节是可能产生的Corner case,就通过后面车端的筛选器把这个事件进行一个初步的筛选,把数据通过车端的链路上传到云端,进行我们初步的数据分析、数据的标注,以及我们进行模型的训练。在模型训练之后,再把它迭代回车里,来进行更深一级的,或者优化后的智能驾驶的体验设计,以实现“自我学习”能力。
因此,在智己的电气架构方面,采用了领先的四域融合中央数字架构。该架构分四个域:在ICC智能计算中心,采用的是瑞萨芯片;智能座舱中心,采用的是目前最新的座舱芯片高通的骁龙815;在IPD方面,采用的是英伟达目前量产的Xavier芯片,未来会纳入Orin X芯片;在智能互联中心,采用了恩智浦的IMAX8芯片。在这些高规格个芯片加持下,对于算力的需求才算被解决,车辆才有能力去处理包含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产生的巨量数据,并且保证数据被实时处理。
智己知己 还知彼
说了半天技术性内容,用了这么大篇幅来解释算力对于智能汽车的意义,那么强大的算力带来的用户体验又如何呢?不妨来看看智己汽车在这个问题上交出的答卷。
基于四域融合中央数字架构,智己汽车自主研发面向服务的SOA软件架构。该架构可从底层实现各功能间的无界融合,真正实现了服务的定制化、原子化。底层的ECU可根据用户使用场景实现调用,通过SOA层融合,实现一车千面。未来,智己汽车产品可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改变功能,比如山路模式,用户周末去山里进行自驾游,车辆在进入山区的电子围栏时,可从云端适时向车辆推送山路模式,使山路驾驶体验更好。再比如关爱模式,智己汽车装备有DMS和OMS,依靠车内摄像头,可通过特征识别到老人,当老人上车后,CDC可自动调整至最舒适模式。此时,空调将调整到最适宜老人的体感温度,让乘坐更舒适。此外,车辆还可打通日程安排功能。比如当车辆感知到用户行程日志上有一次长达7到9天的长途旅行,它将自动进入休眠模式以保存电量,在用户归来之前,进行唤醒,让用户上车时,电量依然充沛。
智己汽车在车端的软件上,包括感知、融合、目标物的轨迹预测方面已经实现了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的应用。凭借自动化的数据回流训练,短短十天内,将预测算法轨迹精度的性能提升了42%。举个例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感知到的红绿灯状态如果与人类司机的驾驶行为不一致(如感知为红灯,但继续开过路口),大概率是算法感知错误,这个时候就会通过车端筛选器自动的把预测错误的场景样本提取出来上传到云端,然后利用红绿灯状态的连续性进行高度自动化的标注,在通过模型训练,验证,模型发版即可完成快速迭代的闭环。基于数据驱动的闭环自动化迭代,红绿灯的识别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智能交互方面,Carlog是车载端首款超过1亿像素的车载实时记录和实时分享设备。三个摄像头总像素达1.5亿,支持4K分辨率的拍摄,连续拍摄、慢动作拍摄,以及超级夜景拍摄。此外,智己汽车还将与摄影大师进行跨界合作,通过大师模板,用户一键即可进行编辑和分享,实时上传到朋友圈或抖音。
除此之外,智己汽车配备了全球首用的第二代DLP大灯,拥有更高的260万像素。此外,其还可与智己汽车全球首用的将高精地图和导航,以及自动驾驶技术进行了融合。当用户在进行导航或自动驾驶模式下,其可实现智慧领航的功能。通过DLP投射的示宽光毯的引导,用户可向后车表达驾驶意图。
而当车辆行驶时驾驶者如没有看到远处行人,通过DLP的行人提醒功能可照亮行人。光随眼动也就意味着DMS系统可实时追踪驾驶者目光方向,车灯也会随目光进行照明。此外,DLP大灯还可实现传情达意的功能,当用户驾车在路口等待交通信号灯时,后尾灯可提示后车交通灯的读秒时间,如车前有行人通过,它也可向后车展示用户正在礼让行人,行人的位置,提醒后车不要超车,避免碰撞行人。如果用户变道,在完成变道后,其会对后车进行感谢,通过与场景融合,实现传情达意的功能。对于特殊节日、生日、纪念日,用户也可通过DLP和ISC来传达情感。
作为一家用户型的汽车科创企业,智己汽车主要的核心诉求就是要解决用户的痛点,提供更优秀的用户体验。基于此,智己汽车针对纯电动车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行了大规模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纯电动车的痛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续航、安全和充电。作为主要面向私人用户的高端纯电品牌,智己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零焦虑超级电池和无感补能。
在电池技术方面,智己正在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掺硅补锂电芯”技术,该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单体能量密度。未来智己汽车将在全球范围内率先量产搭载该电芯技术的电池系统。另外,我们还在同步研发有别于当前所有成组方案的专利性的CTP技术,有了这两项黑科技的加持,整包的能量密度将比目前行业领先水平高出30%-40%。也就是说,重量相同的两块电池包,智己的电量会比竞品的电量多出3成到4成。基于以上电池技术,智己汽车的纯电架构宽带内,最高可实现近1000km的工况续航。智己的首款纯电轿车,其工况续航近700公里,能够覆盖私家车用户90%以上的日常出行需求,而随着115kwh高能量密度电池包的到位,该车工况续航更是能超过800公里,将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单次充电出行范围。
安装家用充电桩会越来越普及,智己汽车认为无线家充将成为高端电动车用户未来主要的补能方式。通过将无线充电和记忆泊车深度融合,智己汽车将实现真正的无感补能,可以给用户带来轻松、优雅、无感的充电体验。目前,智己汽车的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的效率只差3%-5%,效率非常高。
给大家描绘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女士驾驶智己汽车进入自家小区,在人车分离通道处停车,随后拿着手提包优雅的下车并回家,而她的爱车能够借助于记忆泊车功能自己下地库寻找到车位并自动停车入库,在检测到电量消耗过半后便自行启动了无线充电。而与此同时,女士已经回到家中,和女儿一起读起了绘本。在这个过程中,女士对于充电这件事情完全是无感的,直到第二天早上她打开手机后查看到一条爱车已经补能完毕的通知。这种体验是能够打动大多数用户的。
智己汽车将是全球首个量产装备11kw无线充电的汽车品牌,其功率大于目前95%的家用有线充电桩,而且它的充电效率也是和有线充电桩接近的。另外,无线充电装置的活体探测功能充分体现了科技的温度感,假设一只流浪猫来到充电板区域取暖,车辆将立即停止充电并通知车主,等到小猫安全离开后,充电再自动重启。
对于电磁辐射,用户完全不用担心,因为无线充电的时候在车内以及车体周围的辐射量是跟有线充电完全没有差异的,完全符合国标的安全要求,这就是智己汽车想要带给大家的无感、高效以及安全的补能方式。
理想一定会成为现实
在当前的汽车行业,随着互联网巨头的不断加入,让这场造车运动愈演愈烈。未来,汽车企业一定是传统工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互联网企业软件方面的优势,与车企丰富的造车经验及产业优势互相融合,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这也是智己汽车的优势所在,而正是这样的优势,才能让智己汽车成为一家用户型的汽车科创企业,智己汽车更好的解决用户的痛点,提供更优秀的用户体验,让理想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