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景气 跌回金融危机

纽约联邦准备银行的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7月数据为负0.9,已连续六个月跌破零,5月更暴跌至历史次低,仅优于2008年11月的负1.59,当时因为全球金融危机以致资本财和汽车等大型消费产品需求急冻。

供应链压力指数整合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海运费率,负值代表需求降低,海运运输的商品减少。

标普全球商品洞察(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航运分析和研究主任Daejin Lee指出,疫情封城期间消费者被困在家,对商品需求蹿升,随着经济解封,消费模式由商品转向旅游等服务。

部分观察家认为,先进经济体的央行紧缩货币,亦冲击商品需求。疫情时期大规模宽松货币造成资产价格飙高,并推动消费,之后加速升息造成信贷紧缩,拖累需求。

在此同时,中国的需求较预期疲弱。法国化妆品巨擘莱雅(L’Oreal)执行长西罗尼姆斯(Nicolas Hieronimus)7月在法说会表示,中国消费者信心尚未回到疫情前水准。

实体商品需求萎缩打击全球制造商。美国7月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PMI已连续九个月低于景气荣枯分水岭50之下,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长跌势。电子和化学产品的订单又格外疲软。

标普全球(S&P Global)7月全球制造业PMI已连续11个月低于50,只好过2008年至2009年那波跌势。

此外,根据Refinitiv统计,以「世界工厂」闻名的珠江三角洲塞港情况已不复见,港口船只数量由去年3月的高点逾70艘,降至20艘左右。日本海事中心数据显示,今年某几个月从亚洲运往美国的货柜量,较去年同期减少20%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