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馬來貘之死應有科學價值
日本来台交流血缘的马来貘「Hideo英雄」死亡,日前解剖厘清死因。图/北市动物园提供
这头马来貘因热紧迫症引发的病变致死,这样的动物运输死亡近年很罕见,尤其横滨至桃园机场的飞行时间很短,却能造成动物重度热紧迫引发多重器官病变而死亡,这暴露出不可避免的实验动物交换障碍,如果障碍不能克服,跨国、跨区域的保种努力势必无法推动,对濒危物种的抢救将是重大挫折。
马来貘之死,显示人类对此一濒危物种所知有限,如果事先知道马来貘对热紧迫的脆弱,输出物种的动物园即可及早展开物种的缓减过敏训练,客制运输箱,包覆及固定也应设计,飞行要求不是上了货运机就不管了,输出的园方应把输送动物的安全设想到极致;输入动物的园方也应全程、尽快掌握物种状态;死亡的这一马来貘,木栅动物园迟在货机落地输送箱卸载后,才得以透过观察孔看到动物,但那时马来貘已死亡很久了。
物种保存是了解遗传多样性的前提,遗传多样性愈高,族群对环境适应力就越强,有利于族群的生存及演化;这也是科学界把马来貘之死当成天大事的原因,生命科学正关乎族群的生存及演化。马来貘死因是热紧迫引发的器官衰竭,即使僵硬了、器官腐败,尸体温度还高达四十一摄氏度。不是只有珍稀物种才有紧迫症,而是紧迫症好发后把物种推向濒危。
台湾二十多年前也曾有紧迫症致死的例子,为了让圈养的动物获得更多的资源以繁衍健康下一代,木栅动物园把不同物种的几十只动物迁到台东池上牧场,迁徙至少是十小时以上车程,到池上后短时间会发生查普曼斑马、蒙古野马、羚羊等相当数量的死亡,死亡事件让人类认识紧迫症,了解所有物种都有紧迫症,学会面对紧迫症,调整生活环境及习性,让族群得以永续。马来貘之死给人类复习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