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媒专文点出:发钱促消费不可行

中共学习时报破八大误区,发钱促消费成本太大,根本不可行。(澎湃新闻)

中共中央党校主办《学习时报》16日发表专文〈厘清「发钱促消费」「投资过多、消费过低」等八个认知误区〉,强调有学者提出的发钱促消费,成本太大,在中国大陆根本不可行。

文章称,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扩大内需的效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需要厘清八个认知误区,优化扩大内需的思路和措施:

「单纯投资或消费拉动(主导)」的认知误区:

要摒弃靠「单纯投资或消费拉动(主导)」的认知误区,从国民经济循环系统的视角看待二者关系,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应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总需求的变化,统筹考虑促进投资和消费的一揽子政策。只有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扩大内需战略。

「投资过多、消费过低」的认知误区: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提升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入手,而不能限制投资。扩大投资,其实也是扩大消费需求和提升人们生活水准的前提和基础。2022年,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6.7%左右。无论是推进高品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还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准,实现共同富裕,都要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尤其是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投资效率不高」的认知误区:

近些年来,中国坚持「房住不炒」,经济增长对房地产的依赖明显减少,成绩来之不易。从中长期基本面看,房地产市场仍然有健康发展的空间,今后需要保持房地产投资的合理规模和增速,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基础设施过剩浪费、空间有限」等认知误区: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不是一个临时、短期的需求管理工具,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每个时代的内涵都不一样,不必过度强调新旧之分,但基建内容需要推陈出新,根据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及时调整。要处理好传统基建和新基建的投资关系。

「政府投资挤出私人投资」的认知误区:

中国的政府投资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主,带有显著的正外部效应。一方面,弥补企业投资不足而形成的需求缺口,弥补关系居民生活品质和企业发展环境等方面的投资「短板」,保持合理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间接提高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率,产生引致效应,吸引社会投资,扩大社会总需求。

「居民消费与公共消费割裂」的认知误区:

提升扩大消费的效果,一方面要促进居民个人的实际消费;另一方面,要通过公共消费,加快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疏通消费堵点,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和能力,带动个人的消费。

「发钱促消费」的认知误区:

有观点认为,中国应像一些国家那样直接发放现金,刺激消费需求。这种方法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成本太大,在中国根本不可行。中国的居民消费和储蓄习惯、发展水准等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假如每人发1000元现金,则需要约1.4兆元,但这对刺激消费能起到多大作用呢?这不仅形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而且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结构和消费意愿也制约了其效果,尤其是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使居民的预防性动机增强,消费更趋保守,这样势必造成宝贵财政资源的低效使用。其实,在国外这一方式也出现了成本过高、效率不佳、浪费严重的诸多问题。从提升财政资源使用效率角度而言,鼓励居民消费,更应着眼于加强社保体系建设,让老百姓有个稳定的预期,解决好住房、养老、育儿、医疗等制约消费需求的主要问题,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和能力。

「没有政策空间」的认知误区:

能否形成债务风险关键在于债务资金使用的方向和效率。只要债务资金能够使经济恢复或提升潜在增长水准,财源基础得以增强,就不会出现大的债务风险。当然,也需要重视防范化解个别地区的地方债流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