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声音|清华尹稚:ESG标准用于城市治理时应增加文化要素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白金蕾)4月25日,中关村论坛“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活动在京举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成员尹稚出席并以“建立面向治理现代化的ESCG(环境、社会、文化和治理体系)体系,推动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精准化施策”为题进行主旨发言。

他认为现行的ESG披露制度、评价标准、评级体系,有“坚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价值体系”“坚守减少‘人对人的不人道’的理念和价值体系”两个积极意义,但同时存在文化价值观异化为经济和政治壁垒的风险。因此,他认为在应用于城市和区域治理领域时,应在ESG体系中增加对文化的反思,即增加社会中的价值观、习俗、象征、体制、人际关系以及人们所普遍持有的见解等要素。

他表示,ESG体系带有鲜明的价值观、发展道路的引领特征,不同于我国经历过的一般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的引进。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底层逻辑和关注点无疑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一致的,而中国现代化目标的特殊性也一定会创造出自己的价值引领和道路选择。

基于此,他判断从ESG的企业标准到用于城市与区域发展评估的ESCG体系的转化,不是一般性的工具理性的借鉴,而是在文化、文明的交流互鉴之中,为东方大国的文明发展和延续注入当代性和现代性的新鲜血液。最终会带来“可持续的发展、更和谐的社会、文明的复兴和治理的现代化”!

编辑 韦英姿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