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刺激措施开始见效 经济数据连5个月下滑后首现复苏迹象
中国制造业在经历了5个月的下滑之后PMI 指数出现重回扩张区间,经济复苏转趋稳定的迹象已更加为明显。(图/Shutterstock)
中国制造业在经历了5个月的下滑之后,PMI指数重回扩张区间,据外媒报导,随着一系列刺激措施开始发挥作用,继1-2月的数据初现乐观迹象后,中国经济转趋稳定的讯号已更加明显。
《华尔街日报》报导,作为衡量中国制造业活动的一个官方指标在此前连续5个月处于萎缩区间后,于3月重回扩张区间。其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连续5个月的下滑之后,终于在3月份恢复了扩张迹象。外界解读认为,这是近期一系列刺激措施开始发挥作用。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日公布,衡量中国制造业生产活动的PMI指标从2月份的49.1升至50.8,高于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的50。其中PMI指数50是扩张与萎缩的分水岭。而在此之前,1-2月的一系列指标显示,在制造业的带动下,中国经济今年初出口超出预期,工业企业利润已开始恢复增长。
中国领导层最近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虽然近期一系列数据转趋乐观,但由于房地产萧条还没有见底的迹象,通货紧缩的压力很可能会持续下去。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表示,中国政府仍需要推出更多的扶持政策,以实现这一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
报导指出,财务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巨头碧桂园上周宣布推迟发布年报,另一家行业领军企业万科去年净利润暴跌46%,创下自1991年上市以来的最大降幅。而由于借贷需求不振,对银行利润下降和人民币汇率走软的担忧,中国央行近期不太可能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因此外界普遍预计今年财政刺激措施将在拉动需求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中国领导层已经开始担心,虽然近期出台了放松货币政策的举措,但过多的流动性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反而出现资金在银行间空转现象。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的经济学家因此认为,中国目前政府仍倾向于收缩银根。瑞银(UBS)经济学家汪涛也表示,中国领导人似乎并没有要求推出量化宽松或激进的刺激政策,而是扩大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通过传统措施放松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央行不太可能采用非常规政策工具,加上经济出现初步反弹迹象,短期内中国政府采取紧急干预措施的可能性有所下降。
报导说,周日公布的制造业PMI资料显示,除了采购经人指数重返扩张区间,生产指数亦从2月份的49.8反弹至3月份的52.2。从业人员指数从2月份的47.5升至48.1,表明制造业用工景气度有所。
不过尽管资料表现乐观,但中国官员一再警告称,今年外贸形势极为严峻,并指出,针对制成品,尤其是中国产电动汽车的保护主义前景不断升温。电动汽车是中国最有前景的出口产业之一。
总部位于纽约的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分析师上周二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外界的担忧,采取的应对措施可能围绕于淘汰落后产能和让最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市场,同时继续支援其他企业的产能扩张、创新和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