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幹部死守禁燒秸稈 餐費花10萬…農民「玩捉迷藏」還是燒了

中国近年禁止农民焚烧秸秆,不少农民偷偷一烧了之。(取材自中新网)

中国近年禁农民焚烧秸秆,但受限农村作业水平多无法达到现行秸秆「还田」及「离田」处理方式的要求,以致秸秆愈来愈多,不少农民偷偷一烧了之,与乡镇干部玩捉迷藏,结果是干部日夜严看死守,全县一个月支出餐食费用十多万元人民币后,秸秆还是烧了。如何避免花冤枉钱,专家吁调整政策,为秸秆找「出口」。

半月谈杂志报导,东北部分地区随着种植品种、种植方式发生变化,田里的秸秆更多了。秸秆不能随便烧,但离田还田都存在弊病,如何处置让基层干部和农民犯了难。

「禁烧令」下,秸秆主要有两种「归宿」:一是翻埋还田,尽可能把养分还给土壤;二是离田,通过将秸秆饲料化、燃料化等方式,增加其附加值。但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反映,这两种方式都有弊病。

「我连续还田两年了,秸秆泡在水里腐烂不透,导致第二年插秧后烧根。」受访农民反映,东北冬季严寒,玉米秸秆还田后,其中包含的虫卵会使第二年虫害风险增加,有时不得不多喷施农药。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一些干部说,当地水田秸秆量较大,连年还田深翻,有时导致插秧机陷车严重。

翻埋还田时,秸秆粉碎度越高越易腐烂。黑龙江省庆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说,还田用的大型农机加上配套机具,动辄数百万元,一些农村地区买不起、用不上。另一名农技人员介绍,小农户使用200马力以上拖拉机都不多见,作业水平达不到还田需要。

与此同时,部分农村地区秸秆离田也有现实困难。黑龙江省拜泉县一些农民说,秸秆包堆放如不能科学处理,春暖后淋雨发酵放热会自燃,秸秆着火控制难度大,很容易复燃。秸秆打包离田,还会刮走一层黑土,而且都是地表最肥沃的一层。

黑龙江2018年起开始实行「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近年来部分农田秸秆数量明显增加。一些地区难以完全贯彻执行相关政策,有些秸秆最终仍一烧了之。黑龙江农民表示,实在处理不了的,只能在春耕前「找机会」烧了。

有的乡镇干部称,秋收后到落雪前和谷雨前后是农民烧秸秆的多发期,从乡镇长到村里的「屯长」,经常要在地头执勤,「白天晚上都得盯着,出一个火点我们就可能被问责」。

东北北部一个农业大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算了笔账,秋收后到落雪前约1个月,期间全县仅供应看守干部的餐食费用就需支出十多万元。这名干部说:「值守到最后还是烧了,这钱花得多冤枉」。

不论是还田还是离田,农机马力与土地连片规模要成比例。农业专家表示,首先要继续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强秸秆处理所需机械力量使用,提高农机补贴、秸秆处理补贴力度。

目前,离田秸秆相当一部分用于焚烧发电。基层干部认为,利用方式还应加大秸秆饲料、成型燃料、食用菌基料、清洁制浆造纸等高附加值产业扶植力度。黑龙江省北润农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侯凤龙认为,应对研发秸秆利用技术的企业进行奖励。

一些农民希望,秸秆禁烧政策在执行上能更有弹性。允许适度、有序焚烧,改禁烧为限烧。

农业专家建议,可借鉴国外秸秆计划焚烧管理经验,形成秸秆焚烧的规章流程,加强焚烧过程中的管控,加大对无序、非法焚烧的处罚力度。部分生态环境系统干部建议,可选取几个典型农业县作为计划性焚烧试点区。

中国近年禁止农民焚烧秸秆,不少农民偷偷一烧了之,与乡镇干部玩捉迷藏,图为禁焚烧稭秆标语。(取材自中新网)

来源:邓大爷谈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