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建立筛选机制,鼓励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
红星资本局10月21日消息,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赋能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指出,科技创新需要金融支持,即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通过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可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黄汉权认为,应大力推动形成三个循环,一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畅通“科技-产业”循环。二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促进“科技-金融”循环。三是持续推动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畅通“金融-产业”循环。
关于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存在的主要问题,黄汉权表示,目前科技和产业“两张皮”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扭转,首先是高质量的创新成果还不够多,科技成果转化率亟待提升,同时金融体系有效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不足。
在资本市场方面,股票市场对科创企业的长期融资来源作用亟待增强,债券市场债权融资对科技创新支持的力度和效率有待提升。
在风险投资方面,我国整体上缺乏长期投资资本,导致投资行为短期化,“耐心资本”供给不足、基金存续期偏短,难以支持科技创新持续发展;资本退出渠道过于依赖回购,风险资本退出后科创企业面临二次融资压力;国有资本主导下创业投资市场“投早投小投长”意愿不足,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
就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来说,他提出多项建议。
在完善科技信贷支持体系方面,一是优化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创新模式、产品、风控举措。比如,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的技术来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银行对传统抵押品和担保方式的依赖。二是引导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支持科技创新,特别是完善投贷联动的制度设计和操作指导原则,推动投贷联动模式的推广普及。三是健全科技创新信贷支持风险补偿制度,包括强化银政风险分担,解决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强化财政协调,建立风险补偿和共担机制,丰富多层次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来源。
在健全多层次股票市场方面,一是完善制度机制安排,鼓励和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深化推进全面注册制改革,完善上市审批流程,建立硬科技上市企业筛选机制,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创企业上市审批和并购重组开辟绿色通道。二是继续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功能,提升服务科创企业能力。三是丰富支持科技的长期资金来源,支持长期社会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如企业年金、社保、养老基金等等。
在加强债券市场支持方面,一是引导科创债券市场重视非财务信息,包括加强科创债务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资产评价、风险评估等。二是完善多元化科创债券增信机制。比如,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积极作用,加大对科创债券的增信支持。三是加快建立高收益债券市场。适当降低债券的发行要求,简化流程和手续,加强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培育高风险承受能力的科创债投资者,设置合格投资者准入门槛,提高市场流动性。
在加大创业投资支持方面,一是优化风险投资政策体系,更好发挥国有资本在创业投资市场中的引导作用。二是扩大资金供给,更好挖掘形成“耐心资本”的“源头活水”。三是拓宽多样化资本退出渠道,畅通风险资本在募资投资及退出环节的良性流动。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