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廉价地沟油被多国疯抢,全球缺货,有什么用?
地沟油
文| 阅微札记
编辑 | 阅微札记
前言
地沟油想必大家都知道,在之前,地沟油可是一个遭受了无数人诟病的东西,它的出现不仅让人们的健康遭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甚至更是出现了让人致癌的传闻。
直到现在,很多人还被笼罩在地沟油的阴影之中,丝毫不敢到外边的饭店去吃饭,可是人们不知道的是,如今的地沟油与之前的地位可大不相同了。
现在的地沟油,不仅遭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疯抢,甚至很多国家还出现了缺货的情况,而地沟油也被贴上了“环保”等标签。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地沟油完成了如此华丽的变身呢?
地沟油“洗白”
要说地沟油是怎么“洗白”的,还得从航空业的“减排KPI”说起,这些年,环保是大势所趋,“碳中和”成了各国政府的“必修课”,航空业自然也不例外。
可问题是,飞机不是汽车,想改成电动或者氢能源,技术难度和成本都高得离谱,于是,航空业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更现实的解决方案——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这SAF,说白了就是用各种废弃油脂、动植物油料,甚至是城市垃圾和农林废弃物加工出来的生物燃料,而地沟油,正好是它的主要原料之一。
这下,地沟油可算找到“接盘侠”了,比起传统的化石燃料,用它生产的SAF,碳排放量最高能减少85%,妥妥的“减排利器”。
更重要的是,地沟油这玩意儿,别的不多,就是量大,中国作为餐饮大国,每年产生的地沟油数量更是惊人,妥妥的“地沟油大户”。
这下好了,航空业的“减排KPI”有着落了,地沟油也找到了“洗白”的最佳途径,可谓是“双赢”。
出口暴涨
自从地沟油成了生产SAF的“香饽饽”,它的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以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是各国争相进口,甚至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要知道,单单是2023年,中国的废弃食用油出口量就已经超过了200万吨,而且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地沟油。
不仅如此,在2024年的上半年,中国也出口了上百万吨的废弃食用油,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漂洋过海的地沟油,都去了哪里?
答案是:美国、欧盟、日本,一个都没落下。
先说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也是航空业的“巨无霸”,美国对SAF的需求量自然巨大,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美国政府更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航空公司使用SAF。
但是,美国自身的废弃食用油产量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国内需求,于是,他们就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这个“地沟油大户”。
除了美国,欧盟也是中国地沟油的“忠实粉丝”,作为全球环保领域的“领头羊”,欧盟对SAF的推广力度更大。
早在2021年,欧盟就提出,到2030年,所有在欧盟境内起降的航班,都要使用至少14%的SAF。
然而,欧盟自身的废弃食用油产量远远不足,为了完成“减排KPI”,他们只能大量进口中国的地沟油。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生物柴油对欧盟的出口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80万吨,占当年中国生物柴油出口总量的90%,其中大部分都是用地沟油生产的。
除了美国和欧盟,日本也加入了这场“地沟油争夺战”,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对SAF的需求量同样巨大。
为了确保SAF的稳定供应,日本各大石油公司纷纷出动,四处“抢购”地沟油,甚至还跑到中国来“挖墙脚”。
眼看着地沟油成了“抢手货”,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甚至有人开始担心,中国会不会像当年“稀土大战”一样,被“卡脖子”。
毕竟,全球对生物燃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地沟油生产国,未来会不会成为“战略资源”?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一方面,中国确实拥有丰富的“地沟油资源”,据估计,中国每年产生的地沟油数量高达上千万吨,远超其他国家。
另一方面,中国也在大力发展生物燃料产业,对地沟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那么,地沟油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
地沟油的未来猜想
乐观一点看,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生物燃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地沟油的需求量还将持续增长,其“身价”也将水涨船高。
届时,地沟油将不再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垃圾”,而是成为名副其实的“液体黄金”,甚至可能像石油一样,成为影响全球能源格局的重要因素。
当然,地沟油的未来也充满了挑战,全球地沟油的供应量仍然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这意味着,未来各国围绕地沟油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而且地沟油的质量参差不齐,这也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未来,如何提高地沟油的质量,将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地沟油的回收和利用还存在着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等问题,未来,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是推动地沟油产业发展的关键。
结语
总而言之,地沟油的“逆袭”之路,才刚刚开始。
未来,它究竟是会成为“战略物资”,还是沦为“烫手山芋”,取决于中国能否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将“地沟油”这盘棋下好。
事实上不只是地沟油,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以前很多被当做毫无作用的事物,在一些意想不到的领域都发挥了十分强大的作用。
而在未来,我们不仅仅要下好地沟油这盘棋,也要将很多其他事物都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