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创造出《黑神话:悟空》 关键出自「绝望」

▲ 《黑神话:悟空》这个作品的核心概念为:神佛皆无道、命运皆无情、努力皆成空。(图/翻摄自微博)

● 李文成/台湾公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三个要点大约可以把《黑神话:悟空》这个作品的核心概念讲完:

神佛皆无道、命运皆无情、努力皆成空。

《黑神话:悟空》的开篇,就让《西游记》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终于修得正果的斗战胜佛孙悟空,必须要再次面对天庭大军的围剿,原因是他在雷音寺获封后,只想回花果山逍遥,此举让玉帝深感不安。然而,就在二郎神与悟空进行对决时,不知为何他头顶再次生出金箍──这个本应在他完成取经任务时,就该被取下的诅咒,于是就在酣战的关键时刻,忽然头痛欲裂,最后被杨戬击败。

几百年后为了寻回孙悟空的记忆,于是花果山的天命者决定开启冒险,将被裂解的大圣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重新拼凑回来。

一开始是观音禅院剧本的改写,可悲的是即使过了几百年,当初对袈裟有着执念的金池圣僧仍然冤魂未散。这是原着中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位处西牛贺州的禅院,住着一个修行二百年的高僧,然而诡异的是,他却像是一个暴发户一样,在初见唐僧的时候,将豪宅里的所有财富尽一炫耀的展示出来。

而唐僧在面对这样高调炫富的长老时,在原文里讲了一段很「汝滑」的话:

「可怜!我那东土,无甚宝贝,就有时,路程遥远,也不能带得。」

但实际上唐僧华美的袈裟,就让两百七十岁的金池圣僧羡慕不已,并借来赏玩,久久不愿归还,甚至夜里嚎哭,没有得到誓不罢休。

最后一代圣僧动起歹念,打算让徒弟放火烧了唐僧师徒,盘算着:「只要主人不在,袈裟就可以不用归还了。」

▲ 《黑悟空:神话》最核心的概念,大概就是神佛不但无情,而且是最恐怖的存在。(图/翻摄自《黑神话:悟空》官网)

如果要说这个游戏最核心的概念,大约就是神佛不但无情,而且是最恐怖的存在,只是因为想要摆脱编制、追寻自由,那就是天条所不允许,四大天王、六丁六甲、二十八星宿,哪怕是自己也曾受过天庭迫害的杨戬都要迫害你到天涯海角。

那如果你真的遵循这套「体系」、做一个顺从者,是否就会有好下场?

从《黑神话》剧情中的牛魔王故事,大概也可窥见一二,牛魔王曾与孙悟空携手战天宫,此后他接受招安、服从天庭给予的一切安排,看似得到了铁扇公主,却被迫要接受事实:红孩儿是借腹而生的小孩,跟他没有血缘关系。然后曾经的好兄弟悟空,又带了他的新伙伴来对自己进行迫害,猪八戒一耙结束了玉面公主的性命、红孩儿则被送去了观音身边。

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听话,然后呢?

如果天道、命运都是不公的,那无权者、小人物总是善良的吧?

在剧情中黄眉跟金禅子(唐僧的前世)是师兄弟,他相信轮回报应的痛苦是直得赞美的,而后者认为有些痛苦根本没有必要。

黄眉变身为身体臃肿的妖物降生河岸,透过自己的法术,每割破身体一次,伤口中就会涌现黄金珠宝,以此来拯救一个贫困交迫的村落。

然而村民在疯狂中,最后将他削成了一副骨架,而在痛苦与愤怒中,村中也经历了一场屠戮最后化成废墟。

人可怜吗?当怜悯之心换来的是愤恨、痴嗔、嫉妒与更多欲望的时候,所谓黎民与暴民又有什么区别?

那我们自己会好吗?当《黑神话》进入最后章节时,一只老猴把一个最不堪的事时说了出来:

悟空对金箍棒、觔斗云这些不属于他的东西,有这么强烈的执念想要占有,其实,这跟可笑可悲的金池圣僧又有什么不同?

▲ 悟空对不属于他的东西有这么强烈的执着,这跟可笑可悲的金池圣僧又有何不同?(图/翻摄游戏科学)

而最后玩家扮演的天命者努力的终点,真的是能改变命运吗?

我很喜欢《西游记》,是因为他让失败时的自己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以及在光怪陆离的人间,本来黑暗就是常态。

然而,在看《黑神话》悟空的时候,我觉得他背后要传达的黑暗寓意更令人不寒而栗:

要有多黑暗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环境,才能诞生出《黑神话:悟空》?对体制、对天道、对人心、对自己的四重否定,在几乎看不见希望的世界里奋斗,纵使配乐、美术全部都是巅峰展现,但改变不了整体绝望的风格,因为这个世界「像是华美的袍子,上面皆噬人的虱子」。

有一种天宝盛世的气息:在巅峰讴歌的,全是亡灵的气味与绝望。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人家可以,但台湾做不出来的原因吧!那是一股末世狂欢、对自由的绝望,真正的虚无主义吧!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李文成」脸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