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缩苦了谁? 《华尔街日报》:香港零售商首当其冲
中国通缩苦了谁?《华尔街日报》:香港零售商首当其冲。(图:Shutterstock/达志影像)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大陆物价正在下跌,这对香港居民来说是好消息,却让香港的企业备受困扰。越来越多的香港居民跨境来到深圳采购商品,无法在价格上与中国同行竞争的香港企业主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中国1月份CPI同比下降0.8%,为十多年来最大同比降幅,也表明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不景气现状。中国经济复苏乏力打击了民众信心,并促使中央政府对一些经济研究展开审查。
报导称,越来越多的香港居民跨境来到深圳,在好市多Costco和山姆会员商店(Sam's Club)等大卖场大量采购冷冻食品和廉价家具。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这些天走在街上,会感受到香港的零售业麻烦大了。
香港企业感受到的痛苦,可以部分解答经济学家们在过去一年大部分时间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中国的通货紧缩会对世界其他地区有何影响?
报导称,自2022年底以来,中国的出口价格持续稳步下降,根据海关数据,去年12月出口价格同比下降8.4%。经济学家们认为这对欧洲和美国来说也许是好事,因为欧美央行之前已被迫采取一系列大举加息措施,目的是抑制物价涨势。不过,中国出口价格下降对较小国家的影响可能更让人头疼。
中国是全球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对亚洲国家的影响尤其大。这些国家面临的风险是,中国公司因国内需求疲软而向海外倾销商品。对于一直逐渐取代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地位的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来说,中国公司还能提供比这些国家的制造商更低的价格。
报导引述经济智库米尔肯研究院(Milken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William Lee表示:「香港的情况适用于中国周边国家,因为供应链要短得多。」中国与邻国贸易的供应链较短,意味着价格变化会更直接地传递,而不会被参与较长距离货物运输的各种公司所吞噬。
花旗集团(Citigroup)分析师在1月份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的东亚邻国无法选择对中国实施保护主义政策。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实在太大,这些国家根本不敢冒险惹怒中国。
但是,如果说中国周边国家都难以抵挡价格下跌的冲击,那么香港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了。港府希望与毗邻的这个超级大国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香港居民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美元走强。港元与美元挂钩,香港金管局在过去两年中效仿了美国联准会一系列历史性的加息。中国人行则反其道而行,开展了数次降息,以期提振停滞不前的经济。自2021年底以来,人民币兑港元汇率贬值超过11%。
香港经济去年增长3.2%,继2022年萎缩3.7%之后收复了部分失地。但相关数字掩盖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包括外企撤离、房地产行业长期低迷以及全球最低的生育率。
中国大陆可提供的商品似乎被欣然接纳,要是放到5年前这会显得不可思议,那时候,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席卷了香港。当时很多购物者和用餐者都要查看以不同颜色标示的地图,以识别与自己的政治立场相同的商家,并避免光顾被认为与中国大陆有联系的商家。
但是,疫情期间大家被围困在香港好几年,加上焦虑不安的居民开始精打细算,这帮助提升了深圳的吸引力。
报导引述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政治社会学教授郑炜(Edmund Cheng)观察,香港居民的生活方式正重新调整,这表明香港和深圳在经济上相互依存。
香港入境事务处的数据显示,自去年2月取消所有与疫情相关的旅行限制后,香港居民去年北上旅行超过5000万人次。虽然这一数字仍低于疫情前的水平,但这些香港居民的消费能力帮助提升了深圳的零售额,2023年深圳的零售额增长7.8%,跻身当年零售额增幅最大的大陆城市之列。
根据香港总商会去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只有37%的受访香港企业预计2024年收入会增长。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认为2024年收入有望超过疫情前水平。
39岁的Korsy Lee是众多定期前往深圳并以此获利的香港居民之一。去年8月,他开始把从深圳运货到香港作为副业,现在他每周去深圳四次,在他的丰田(Toyota)厢式休旅车上装满冷冻汉堡包、花胶羹、松下(Panasonic)洗碗机甚至成卷的厕纸。他接受顾客的订单,收取统一的费用。他说,他80%的顾客都是家庭主妇,她们希望每一分钱都花得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