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视野-大陆的制造强国之路

中美科技战期间,尽管遭美方穷追猛打,但也突显大陆科技实力已非吴下阿蒙,尤其在爱国主义推波下,令近年大陆社会普遍存有成为科技大国、制造强国指日可待的乐观情绪。

然而,近日大陆全国「两会」期间,现任大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却浇下一桶冷水。苗圩当时对大陆高层和2千多位政协委员表示,在全球制造业四级梯队依序为制造创新、高阶制造、中低阶制造、资源输出)格局中,大陆仅处于第三梯队,要达成制造强国目标至少还需30年。意即大陆要到2050年才有机会晋身制造强国之列。

他指出,近年大陆制造业发展成就很大,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链子」风险明显增多。

苗圩的发言立刻引来社会议论褒者赞其带来冷静建言弹者批其妄自菲薄。其实早在2015年11月,时任工信部长的苗圩就曾说过一样的话,当时官方同年5月刚公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大陆制造业设计10年发展路线图。但苗圩直言,「中国制造不像我们想像那么强大,西方工业也没有衰退到依赖中国。」

若是普通官员这么说,或许不会引起太大关注,甚至还可能被批评「不合时宜」。但苗圩曾经担任过大陆四大车企之一「东风汽车老总,之后还当过10年工信部部长,直到2020年8月届龄才退居二线,可说对大陆的科技工业情况相当了解。

其实,大陆民间对自身科技实力的自信心爆棚,一方面是大陆科技业近年在研发与应用上确实大有进步,诸如5G、高铁电动车互联网航天航太等,另一方面也与一些事件相关。例如,2018年央视推出的「厉害了,我的国」纪念电影,展现中共「十八大」以来大陆在军事、核能、高铁、航空航天等重大科技成果,极大提振民间对科技的自信心与热情

不过,冷静反思的声音也不断出现,除了苗圩,官媒科技日报总编辑亚东曾经批评,有必要让公众知道「我的国也有不厉害的地方」。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日前则提到,大陆需要「静下心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慢活」。

凭心而论,这些年大陆科技实力的进步确实引人注目,但多集中在官方重点扶持的特定项目上,民间对研发与科技培育的投入不足,且多充斥烂尾不实项目。2020年12月中国工程院公布的「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大陆虽是全球制造业整体提升最快的国家,但从核心竞争力与研发投入强度来看,美国等西方国家依然持续高于各国。

令人不能轻忽的是,大陆在科技发展上想要「弯道超车」、引领世界标准的企图心。以刚披露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来看,在第一篇总论之后,紧接着的第二、第三篇均是与打造科技创新力量、建设现代化产业有关,且讲明要推动人工智慧、量子资讯半导体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航天航太、深地深海前瞻性科技,同时将基础研发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2019年为6%)。可想而知,未来的5至15年,大陆以举国体制之力推动上述项目及目标。

而全球学界业界该留神的,该是大陆科技力量逐步崛起,其角色赛局跟随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制定者」时,众人该如何适应及因应这过程所带来的变化与挑战。即使如苗圩所说的还需要30年时间,但也就一两代人而已,我们完全有可能「活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