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足横扫亚洲 港援功不可没
前沿与流动:重探冷战的亚际连结(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出版社)
相对20世纪初已成为主流运动的男足而言,女子足球在香港的发展则较晚。1965年,一支来自马来西亚的女子足球队访港,当时香港足总尚未发展女子足球运动,于是就由足联筹组一支女子队迎战。这次大马女足访港却意外地为香港有系统的女足发展提供了动力。同年,香港女子足球总会(女子足总)宣告成立。第一批成军的香港女子足球队包括了剑桥和时新,这两支球队在1965年11月就赴台表演,参加国父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的劳军演出,这也极可能是台湾女足兴起的滥觞。为何这两支女足球队会赴台呢?关键人物很可能是这次访问团的总领队之一李均。李均是香港女子足总的发起人之一,其支持香港东方体育会,而东方体育会向来被认为是亲国民党力量在香港足坛的一面旗帜。据报导指出,李均在台湾也有生意。剑桥和时新访台或许是李均巩固自己在台人脉的手段。
60年代后期起,国民党争取岛外华侨支持时,其中一个平台是万寿杯赛事。是项赛事原称「介寿杯」,到1966年易名为「万寿杯」(后来再改名为「中正杯」)并开放予华侨球队赴台参赛。1966和1967年的赛事,都有香港的男子足球队赴台参加(但大部分参赛球员都不是香港甲组球员),到1968年那届的万寿杯,则增设了女子足球赛事,有香港女足和三支台湾球队:南区(岗晨农校)、中区(班底为岭东商专)、台北(北商女子足球队)参赛,最后由香港队赢得冠军。之后三年的万寿杯女足赛事,都是由香港女足拿下冠军。到1972年,曾文家职战胜香港队,首次将万寿杯女足冠军宝座留在台湾。
当年率领香港女足赴台参加万寿杯的是陈瑶琴,其丈夫赵不弱是香港元朗区的乡绅。60年代初赵氏夫妇开始涉足香港足球圈,初时支持元朗队。俟香港女子足总成立,陈瑶琴也担任中坚角色,并长年出任会长一职。赵不弱和陈瑶琴两人都没有强烈的亲国民党色彩,到70年代大陆加强对香港足球圈的统战工作时,他俩也参加过1973年5月到中国大陆的一个香港体育界参观团,但陈瑶琴旗下的港华女足由1968年起连续几年赴台参加万寿杯,无疑可为陈瑶琴在台累积人脉和关系。
陈瑶琴对于推动女子足球有极大的野心,她除了在1965年推动成立香港女子足总外,对亚洲女子足协的创立和运作也有重要贡献。1968年9月10日,亚洲女子足协在香港成立。亚洲女子足协的创会成员除了香港外,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华民国(成立当天由李朴生代表出席)。虽然创会时被推举为会长的是马来西亚的东姑拉曼夫人Tun Sharifah Rodziah,但实际上陈瑶琴才是亚洲女子足协的关键人物。几乎只由陈瑶琴独力支撑的亚洲女子足协,其营运一点都不顺利。要到该会成立七年后,即1975年,首届女足亚洲杯始在香港举行。除了东道主港队外,当年的参赛球队还有纽西兰、澳洲、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最后由纽西兰赢得锦标。
如前所说,亚洲足协已于1974年接受中国大陆入会,台湾的中华民国因此无法再参加亚洲足协旗下的赛事。但当时的亚洲足协只管男足,女足亚洲杯是隶属于亚洲女子足协旗下的比赛,而中华民国既然是亚洲女子足协的创会成员,台湾就有权派队参加女足亚洲杯。1975年初中华足协开始组训女足国家队,应就是为了备战第一届亚洲杯。虽然最后台湾没有派队赴港参加首届亚洲杯,但1977年的第二届女子亚洲杯则在台湾举行。木兰女足的辉煌战绩正是从这一届主场夺冠开始的。
陈瑶琴对于女子足球传到台湾和木兰队之筹组的影响,在台湾方面的资料也有提及,甚至有出版物以「台湾足球之母」形容陈瑶琴。但陈瑶琴对台湾女足发展的影响力却不止于此,因为台湾之所以在1978年起首次主办世界女足邀请赛,也跟陈瑶琴的愿景有关。本来她是希望以亚洲女子足协的名义,于1978年11月在香港主办赛事,但由于未能在香港找到适合的场地,遂将主办是项大赛的权利交予台湾一方。从陈瑶琴与台湾方面十年左右的联系,可见其在世界女足大赛落户台湾一事,发挥了重要作用。
台湾在70、80年代积极参与国际女子足球运动,不一定纯粹是因为木兰队的优异成绩。除了在1974年被迫离开亚洲足协外,由1974年德克兰亚运会起,台湾也已经无法派队参加亚运会。而在80年代前,亚洲足协和国际足协尚未将女足纳入其管辖之下,当时的女足亚洲杯是亚洲女子足协旗下的赛事,与已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亚洲足协无关,因此女足运动反过来让台湾运动员有机会参加亚洲地区的国际性比赛。即使不时需要以「木兰队」的名义而不是以中华民国国家队的名义参赛,但亦能为中华民国政权保持在亚洲其它地方的能见度。而在国际足协辖下的女足世界杯在1991年举行前,台湾的世界女足邀请赛更可能是世上最高水平的国际女足大赛。和女足亚洲杯相似,是主流国际体育机关对女足的忽视,让台湾有机会以推动女足为由,每三年接待各国的女足选手。(三之三;摘自《前沿与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