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要坚持唯物辩证法

目前,海外听众或受众对中国故事、中华文化、中国形象的认知基本上属于“感性认识”,这种认识停留在感官阶段,如观斗转星移、日月变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上升不到科学认识,就不会从理性上深度认同。感性认识如同在墙面贴贴纸,理性认识如同在墙面钉钉子,深度不同,牢固度也就不同。

目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应充分发挥感性认识的积极影响,扩大中华文化的弥漫性、泛在化,首先形成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广度,形成气场,在此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关键问题、重要国家、重点区域形成焦点,钻孔、钉钉子,形成理性认识,甚至建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推动海外受众形成比较正确且完整的中华文化认识。

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导致相关感性认识的丰富多元,这是吸引海外受众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但何时借助感性认识尽快形成理性认识,需要我们“有的放矢”,搜集好材料,认真调查研究,把握好传播的度和方向,掌握好融入的分寸,确定好传播的对象,在恰当的时候钉下第一颗钉子。我们既不能为当前表面的热闹而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也不能依据已有的理论和经验指手画脚,公式先行,这是形式主义的表现。我们要主动感知新出现的事物,不“无的放矢”,聚焦具体事物分析不同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尽快形成可提高中华文化传播效能的理性认识,这样才能入耳入眼进而入心,从感性到理性,从经验到理论,由外到内全覆盖。

哪些中华文化元素更具有世界性,需要走出去“试一试”“练一练”,用实践加以检验和证明。那些不但能感动人更能打动人的中华文化元素,就要加大传播力度和广度。中外合作要创造中华文化经受实践检验的环境,耐心去尝试,去揣摩,去分析,要让海外受众了解其中一点,我们就得提供一个扇面。我们不能只吹喇叭不唱戏,既要编剧也要亲自演戏,这样才知道台词的好坏,台词与音乐是否和谐;我们也不能只做旁观者,纸上谈兵,而是要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实践中了解对方需要什么,希望如何得到所需要的,得到后用于何种目的等等。“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一尝。”核桃的味道,也得打破壳吃到后才知道。这是保证中华文化真正落地的前提,是基本保证。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一个过程,要经过一个个相对真理才能接近绝对真理,即实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要经过无数次实践、获得无数次相对真理,然后才能清楚到底要传播什么样的中国文化,对不同的国家如何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如何通过一个个地区或国家的传播,最终实现世界范围内的整体性传播目标,这和积累无数次相对真理而接近绝对真理的途径是一致的。这个工作任重道远,需要一代代人前赴后继,但只要我们认识到了实现最终目标的这一客观规律,先实现一个个小目标,获得一个个相对真理,就能始终充满信心地传递接力棒,“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最终实现中外文化互通尽融,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全世界共识。

正确的认识来自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反之亦然。正确的方法就是辩证法,只有坚持辩证法,才能客观认识事物的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做事。中华文明来自中华民族的生存实践,经历了数不清的违背唯物辩证法的失败和教训,在这一点上中外文化是相通的。中华文化海纳百川,从来不回避自己的问题,也可以向世界坦诚相待。我们可以把中国历史上的教训讲给世界听,从对失误的共同反思中,一起回到唯物辩证法上来,推动世界获得理解中外文化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