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面临挑战 但充满改善潜力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江永认为中日关系虽处在新的十字路口,但中日关系也充满了改善的潜力与空间。图为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江浩(左三)、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左二)等人5日在北京出席「50年50人——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系列采访」启动仪式。(中新社)
刘江永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
针对29日「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刘江永昨天在大陆《环球时报》撰文直言,当下的中日关系并不尽如人意,甚至还面临新的挑战。虽然中日关系处在新的十字路口,但中日关系也充满了改善的潜力与空间。
文章称,无论在台湾问题、钓鱼台问题上,还是在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对外战略上,日本对中国的战略牵制和围堵仍在加强。日本不仅继续加强与美国的双边军事合作,强化美日澳印「四方安全机制」,而且主动邀请英法德等北约成员国介入东海、南海局势,同日本举行双边或多边联合海空演练。甚至针对台海、钓鱼台进行美日两栖联合作战演习。这两天,德国战机飞抵日本,进一步强化德日军事合作。这在二战后还是第一次,值得高度关注。
他称,岸田内阁今年内将推出新的「国家安全战略」、「防卫计划大纲」和「防卫力量中期整备计划」,谋画未来五年日本对华战略定位、占GDP2%的防卫预算架构,及打击敌国指挥中枢和飞弹基地的「反击能力」。日本在「军事大国化」同时推行「暴力多边主义」,将会给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安全带来威胁。
文章称,为促进两国关系改善,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首先,中方要呼吁日本回到《中日联合声明》各项基本原则的原点,增进互信,而不是在台湾问题上无视甚至违背该声明。其次,双方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来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努力发展两国面向未来的务实合作。再次,民间感情的改善需要就彼此最关切的问题展开交流与对话。针对日本民众对华认知欠佳,中方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更有必要采取有效方式,常态化地向日本各界详细说明钓鱼台为何确属中国固有领土,这就需要既善于倾听对方又加强自身学习。
文章称,中日关系充满改善的潜力与空间,但若处理不当,局部对抗有影响两国关系大局的危险。安倍「国葬」引发日本国内罕见的巨大争议,说明日本政治社会正经历新的洗礼。如何着眼未来50年的中日关系,同「后安倍时代」的日本打交道,值得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