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儿少即是重视环境永续

(图/本报系资料照)

台湾未满18岁的儿少人口有340万人,约占总人口15%。随着少子化趋势,国发会推估,在低出生率情境下,2050年儿少人口将骤减47%,剩下179万。工作年龄人口扶养负担也从现在1人扶养0.4人倍增到0.8人。

今日儿少未来所承担的压力,将是我们当前世代的两倍。从国家发展角度,尽早挹注资源,培育更优质、具永续意识的人力,才是永续台湾的关键策略。然而,官方认为儿少预算已占政府总预算比达15%,与民间认为仅占8%,有显著落差。且超过七成五的儿少预算为既有学校教育支出,用于儿少福利之经费并不充沛。

这样的「自我感觉良好」,使儿少权益无法提升。去年底震惊社会的一岁男童剀剀虐死案,只是冰冷社会视儿童为「物」,不具有自主与基本人权的负面极致表现。

同样的,观念落差也发生在4月儿童节,除部分县市扩大为儿童月举办各式游憩活动外,行政院并未就此有任何新闻发布,更别提研拟政策意见。这是对儿童长期福祉最有利的行动吗?灿烂烟火过后,儿少困境依旧。

反思儿童节、儿童月的实质意义,我们的国家可以为儿童做点什么?儿童权利公约所提之四大原则:禁止歧视、儿少最佳利益、生命权、生存及发展权,与尊重儿少表意权等就应该严格检视。而儿童权利公约委员会通过的最新文件:「关于儿童权利与环境权利(重点是气候变迁)的第26号一般性意见」,所强调的回应气候议题是国家「义务」、基于权利的气候教育(包含运用及结合原住民文化和传统知识)、国家与企业着手推动儿童权利影响评估,以及为儿童提供诉诸司法的途径等,则是政策进化的归依。

以儿童结合气候议题的权利观点来看既有政策,例如2050净零排放战略,就会发现9000亿预算里,没有儿少观点,虽然有公民参与、社会转型,但沟通、实现正义、预算使用的对象都是成人。其实我们更爱自己,儿童仍不被认为有权利,是恩给的「福利」,与百年前并无不同,也不因新的气候议题而有差异。从气候正义的角度,这完全构成当代人剥夺未来世代的权利,将责任往后代挪移。

4月22日是地球日,重要性递减,但以此为名,琳瑯满目的行销活动,多是针对有消费力的成人。爱地球,难道不是更应以爱儿童为根本,任何一个友善地球的习惯被养成,儿童产生的效益都将是大人数倍,因为他们有更多机会、延续这样的善意。将儿童月与地球日结合一起来看,有其深意。

总之,儿童权利与环境权利(重点是气候变迁)如何紧密结合,并落实成为政策,是新内阁应该要有的意识与行动,也可为地球日与儿童月赋予新意。(作者谢英士为环境品质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郑佾展为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