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1624 文化部谬误的海洋史观
中国时报社论
文化部花费8千多万制作一部大型历史歌仔戏《1624》,找来歌仔戏偶像级明星群演员,也找来擅长现代歌剧的舞台剧导演,但所得到的评价却超出预期的低。尤有甚者,被立委高金素梅批判为到底是用原住民史观、台湾史观还是殖民帝国史观?一个没有主体性史观的历史剧,要如何说服人呢?更核心的问题是,文化部的台湾史观是一个扭曲历史事实的政治论述,这样让台湾人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
台湾诞生 非始于荷兰
台湾一直有一个迷思:1624年荷兰人来了,台湾的历史才开始。这种史观始于陈水扁时期,杜正胜任故宫院长时举办一场名为「台湾的诞生」展览,这一档与荷兰合作的展览,有不少荷人所收藏的旧地图与过去东印度公司文物,包括荷兰人从台湾向明朝订购的瓷器。
这些文物当然可以印证台湾在大航海时代即参与了第一波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但所有东亚国家,从麻六甲、马尼拉、越南、巴达维亚,到日本的长崎、平户等,哪一个不是呢?广州、漳州、双屿等,早在16世纪就已是葡萄牙、西班牙的贸易往来港口。是以,这种「1624年荷兰来台,所以台湾诞生了,我站上了世界舞台」的姿态,实在有一点自卑,也缺乏世界观。从原住民立场看更是谬误,那是一种哥伦布所声称的「我们来了,美洲的历史才开始」一样,是帝国主义的史观。台湾史岂是荷兰来了才开始,那原住民和汉人呢?
事实上,在欧洲大航海时代之前,东亚已有非常繁荣的区域贸易。宋元两朝,泉州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大商港,来自印度、中亚、欧陆的商人,各种信仰、语言、文化、生活习俗,交融于泉州。1330年,泉州商人汪大渊在《岛夷志略》就写过从澎湖航行到嘉义,看到阿里山日出「红光烛天,山顶为之俱明」的场景。即使明朝时期曾经实施海禁,仍未能禁绝海商入海经商。
这便是为什么欧洲商人来到东方,可以那么快找到货源买到商品的原因。因为福建、广东的海商早已遍布东亚,成为他们最佳的贸易伙伴。也正是这些海商,带着葡萄牙人来到中国,被视为大海商的王直更将3个葡萄牙人带到日本种子岛,将火绳枪传入日本,进而改变日本战争型态,从冷兵器进人热兵器。日本战国史也为之改观。
台独执念 斩文化脐带
这些海商比荷兰人更早来到台湾。因日本有倭寇侵犯史,明朝不让他们去沿海贸易,因此便和福建海商相约来台湾交货。台湾是做为转口贸易站而存在。1623年,荷兰人曾派兵来台湾探查,发现居住日本的泉州海商李旦和福建商人在这里交易丝绸。因此1624年荷兰人的随船军队利邦上尉日记中曾记载,来台湾之后,派船去北港一带买砖块,回来当建城堡的材料。如果不是有许多汉人居住,谁会来盖一个烧砖厂呢?
这就意味着台湾不是一个荒岛,而是开始有了多样商业活动的商港。颜思齐的来台,郑芝龙的崛起,皆始于此。若无郑芝龙也就无后来的郑成功驱逐荷兰,完成开台使命。以此观之,文化部所制作的「1624」历史剧,刻意把历史切割成片片断断,最后不仅以台湾为主体的史观都没有,连东亚史也说不清楚,变成是靠荷兰才走入世界史的观点。这未免也太悲哀了,难怪高金素梅要质疑文化部:「1624这出戏要让观众看到的,到底是谁的历史?若要谈台湾史,为何不从十三行文化、茑松文化谈起?还是这个海洋史观只是为了一个400年的台独政治执念?」她更一语道破,民进党的海洋史观不过是欧洲掠夺殖民的强盗史观。
当前世界史的论述,逐渐摆脱欧美史家的话语霸权,回归各民族、国家为主体的论述。只是民进党的台独史观在抗中、反中意识下,罔顾历史事实,不只是将一般熟知的日据时代历史美化、国民政府迁台史丑化,更是从骨子里刻意将国府扭曲为流亡政权,切割中国的历史脐带。如今文化部连更早的明郑时期历史也要窜改,自甘为帝国的犬马,把台湾史碎片化。这样如何对得起原住民族和唐山到台湾的开台祖先呢?民进党的官一向是政治正确凌驾专业,下一任文化部长李远敢导正错误的史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