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刮痧就是爽? 6大族群别乱来「孕妇小心会流产」
▲夏天不少人都会透过「刮痧」来缓解初期中暑症状。(图/记者赵于婷摄)
气温屡创新高,热伤害人次也比去年同期多出两倍,夏天不少人都会透过「刮痧」来缓解初期中暑症状,但可不是人人都适合。中医师指出,「伤口处、凝血障碍患者、酒醉者、孕妇、餐前餐后半小时内和老弱妇孺」最好不要刮痧,以免引发身体不适,孕妇恐有流产风险。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中医科医师陈炜达指出,刮痧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之一,传统上将「痧」视为气血的淤积、阻塞,即所谓「气滞血瘀」,一旦瘀阻出现,身体的体液代谢功能会变差,就会出现沉重的闷胀感,容易产生慢性筋膜炎,可借由刮痧或拔罐来缓解表层的阻塞,让体液循环改善,进而放松软组织,包括松解肌肉筋膜的紧绷。
而在「有伤口、凝血障碍患者、酒醉者、孕妇、餐前餐后半小时内和老弱妇孺」的限制上,陈炜达说明,很多穴位和子宫有关,不慎按压到容易导致子宫收缩,引发流产风险,而凝血障碍患者容易因微血管受到破坏出现瘀青,若以上族群有中暑症状,或是需要刮痧,建议找专业医师评估。
▲医师提醒,孕妇要避免刮痧,以免误压穴道,引发流产风险。(图/达志示意图)
陈炜达进一步指出,刮痧其实会耗气,酒醉者气散乱,老弱妇孺则是气较虚,而餐后血液会聚集到肠胃进行消化,如果马上刮痧,等于又把血液唤回来,反而容易让身体指令错乱,建议餐前餐后1-2小时再进行刮痧。
在刮痧观念上,多数民众并不了解适应症和正确方法,有时反而造成「讨皮痛」等身体伤害。陈炜达说明,很多人都会有刮痧越痛越有效、可以天天刮痧或是不用规律的刮等观念,但刮痧是有正确方式的,刮痧板与刮拭方向需大概呈30°~60°,方向「由上而下、由内而外」,部位顺序则要由「头颈→背部→四肢」。
另外,整天待在冷气房的人不要以为自己就不会中暑,尤其是气虚者要特别注意。陈炜达提醒,有时刚从室外进入冷气房,气虚者皮肤毛孔调节无法及时微调,容易「受风寒」,初期也是头昏胀感;相反的,有时从冷气房走出炎热的室外,若无法完成毛孔的即时调节,一段时间后,体热难以蒸散,就会出现中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