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荣/「三倍券」变「三倍倦」只会让消费决策当机
▲「三倍券」开始预购,7月15日后将正式上路。(图/记者林敬旻摄)
行政院的「振兴三倍券」(简称「三倍券」),总算在惊涛骇浪中以「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理直」的发行了。政府一定在期待,7月15日后,百姓提着「三倍券」以报复性消费的精神,希望能够振兴台湾的内需消费。
「三倍券」变「三倍倦」?
既然,行政院「理直」,当然就不必再「理会」各方的批评与评论了。
按演绎法,「三倍券」的提领也一定会依着当初「口罩之乱」有不同的「三倍券之乱」。而第一乱已经在7月1日开始的系统当机上演了,如台大教授薛承泰提到,「三倍券」真的是「三倍倦」,意思是三倍疲倦!
但还有其它「乱」,该是行政院始料未及之处,正因为消费决策之复杂,不是黑板经济学可以解释得了的!
消费选择路径愈长,快乐愈少,痛苦愈多
几个朋友问我,根据「三倍券」的提领与消费方案,经济学上有最佳选择吗?我相信这些朋友一定以为我们这些天天经济学理论朗朗上口的经济人,锱铢必较与效用计算绝对是我们必做的功课,才能以一千元的代价,企图挤出最高的效用。
朋友会这么问,一定是期待我们总算能计算出最低机会成本的选择方案,但有趣的是,我算不出来啊!更何况,每个人的偏好不一样,怎能企图找到一个放诸台湾皆准的最高消费效用方案呢?
我觉得大家太看得起我这位经济人!我原本就以为花钱消费就是一种满足欲望,别用脑袋计算太多,买定离手,用最快的速度把钱花了最快乐。否则,从消费者行为来看,当消费评估到实际消费的路径愈长,快乐就会愈少,反之,痛苦就会愈多!
▲「三倍券」促销方案有数十种,让消费者一时难以抉择。(图/资料照)
庞大的「三倍券」消费方案只会让消费决策当机
也许大家不知道,从「三倍券」的提领到消费,究竟有几种促销方案?而且每一种促销方案都大放利多,都企图满足我们极大的消费欲望。从选择提领方式的实体券与数位券(信用卡、电子票证与行动支付)而言,就是四种方案,然后又各自发展出不同的组合、搭配与促销方案,再到实际消费点推出的各式各样「三倍券方案」。这一路用乘法扩散,最终的选择方案恐怕会让我们乱了套,只要一乱了套,消费者就会出现认知失调!
「天啊!我到底该怎么花钱?」这还不够乱吗?
更乱的是各地方政府还加码,然后,我们该去台南市消费「送房子、送车子」,还是只是在选择在台北市「花三千送三千」?
好复杂的「三倍券」消费模式。我这位中年大叔去菜市场买菜都知道讨价还价,买葱送韭菜,事实上我还会向老板多要些香菜、辣椒。突然间,隔壁菜摊老板大声向我吆喝,凭「三倍券」再加送萝卜一根,我赶紧把刚刚选好的菜通通放回去,但没多久,菜市场到处传来「凭『三倍卷』加送」的吆喝声,即使我这位卧底经济人大叔号称多么的充分理性,这时候我会计算出最佳的买菜消费决策吗?
「三倍倦」难道是始料未及?
我绝对没有智商180这种超级智商,但我知道依据经济消费决策,最爽的消费决策绝对是买定离手,满足消费欲望后,就头也不回的不再想,这就是Daniel Kahneman在《快思慢想》中提到的「系统一」直觉式思考。
但「三倍券」的模式正企图用「系统二」逻辑式思考的方案评估消费决策,而我相信,这绝对没办法胡乱消费,当然,也难以逼出边际消费(指的是额外非必要的消费)。如此一来,我们除了无法胡乱消费振兴经济之外,还困在如何极大化日常的替代消费,这会不会又是行政院所「始料未及」之事呢?
热门推荐》
►薛承泰/你今天「三倍倦」了吗?
►黄势璋/三倍券「数位绑定」不到三成 行动支付环境需建置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