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师秦培景:预期逆转 A股迎来行情大拐点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北京报道

A股行情引爆市场情绪。10月10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4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政策组合拳给市场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A股是反弹还是反转,这一轮超预期表现又将持续多久?投资者如何把握机会?在《中国经营报》触角“零观财经”栏目,《中国经营报》记者对话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师秦培景。

秦培景表示,当前A股市场成交非常活跃,日内波动大。一般来讲,政策的推出往往会对市场情绪产生即时的影响,而其实际效果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当房价企稳、财政赤字规模稳定以及信用周期启动这三个因素都具备后,A股有可能会迎来大行情。

“预计10月到12月,A股将进入从预期的大拐点到行情大拐点的过渡期。这个行情大拐点就必须依赖于政策在地产、财政和金融方面的落地最终体现到信用上,市场将从快牛转向慢牛。”秦培景说。

超预期政策与资金面“共振”

《中国经营报》:上证指数8天上涨800点,这背后有哪些原因?

秦培景:这一轮A股极速上涨,可以从三个方面看:政策预期的大反转、大量资金流入和外部环境的积极影响。

从政策来看,9月24日,金融相关部委和监管部门明确提出了以创新性的金融工具支持股市,并对地产和经济逆周期调节出台了明确政策。这些政策包括直接披露未来的降准、降息计划,以及对特定贷款类型的支持,这些都是以前很少出现的政策事件。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改善了大家的政策预期,特别是关于地产止跌企稳的提法,以及对于资本市场创新性金融政策的支持,包括通过特定方式提供低利率贷款给大股东进行回购等,都是直接支持市场的有效政策。

政治局会议强调“干字当头”,明确政策方向和目标的同时,强调自下而上、系统性地去执行,这带来了市场政策预期的重大变化。

从资金来看,过去3—4年,由于房地产市场疲弱和居民消费减少,大量资金被迫存入银行。在超预期政策刺激下,散户和游资等资金会迅速入市,推动了股价的快速上涨。

从外部环境来看,美联储降息会减轻新兴市场国家的资金流出压力,A股也从中受益。

随着政策的持续落地和执行,以及市场信心的进一步增强,A股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经营报》:一揽子政策组合拳出台后,A股成交额大幅增加。你认为这些政策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分别会如何影响市场走势?

秦培景:当前市场交易非常火热,日内波动大,与政策预期有密切关联。一般来讲,政策的推出往往会对市场情绪产生即时的影响,而其实际效果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

所以,政策的短期效应更多是体现在大家对政策预期的判断,可以关注这两类政策:第一类是财政政策的空间,以及财政政策在具体的债务工具使用方向上是否有一些放松,或者说是一些创新。第二类就是创新性的金融工具,直接以金融工具去支持权益市场的活跃度方面是不是会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具体的实现方法出台。

政策真正对市场长期的影响主要看政策是否真正达到其指定的政策目标,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政策对于地产的支持,包括一线城市开始放松一些限购政策以后,能否对地产的价格预期、二手房的量价有影响。第二个层次是财政政策带来的实际需求,特别是预算内的一些特别长期国债的规模,未来专项债的空间和特殊再融资债的潜在规模。第三个层次是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化。

一旦房价企稳、财政赤字规模稳定以及整个信用周期启动这三个因素都满足后,A股有可能会迎来年度级别的大行情。

我认为,9月底到10月份,A股行情是个预期的大拐点;10月到12月,A股将进入从预期的大拐点到行情大拐点的过渡期。这个行情大拐点就必须依赖于政策在地产、财政和金融方面的落地最终体现到信用上,市场将从快牛转向慢牛。

《中国经营报》:10月12日(本星期六)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将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此,你有何预期?

秦培景:确实,财政政策已成为市场短期关注的焦点。可以看到,当前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民生、就业以及创造有效需求。政府已经明确表示,财政将向这些领域倾斜,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同时,市场也高度关注中长期政府债务计划的规模,特别是增量的长期特别国债和政府专项债。这些债务的发行规模是市场预期的重点,反映了大家对财政政策的高关注度,特别是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走向直接影响投资者信心。

财政政策将在今年及明年发挥更为关键的领导作用,尤其是在创造有效需求方面,关键在于财政政策是否能从以往逐利的传统模式中转型,即从基建、债务加杠杆等供给侧政策,转向需求侧,尤其是长期需求的培育。市场对供给侧政策的认可度有限,因为这种模式可能导致杠杆率过高和产能过剩,而新的财政政策应该更注重需求端的引导和创新。

总的来说,财政政策的创新性和长期需求端的拉动机制将是未来政策的核心。财政扩张的规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财政手段有效刺激需求,尤其是创新性的债务使用和偿还方式。同时,各大部委的政策协同正在加强,这也是与以往政策最大的不同点,我们对政策及其效果保持乐观。

散户跟风入场应关注风险

《中国经营报》:这一轮牛市和2014—2015年牛市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秦培景:每一轮牛市所面临的环境都不一样,这一轮牛市和上一轮相比有四方面不同:

第一点:参与资金不同。2014—2015年那轮牛市是由大量杠杆资金推动的,包括场外配资及分类产品,而当前市场的参与者更多是散户和游资,并且主要使用的是非杠杆资金。虽然融资规模有一定增长,但并没有达到上一轮牛市的峰值。这意味着当前市场即使面临短期波动,其潜在风险比2014—2015年要小。

第二点:经济基本面不同。上一轮牛市的宏观基本面反转较快,尤其是供需改善带动了PPI的正增长。而当前的经济反转速度较慢,物价回升更多依赖于并购整合,而非自上而下的去杠杆和去产能。这使得这一轮牛市的经济基础与2014—2015年不同,反转速度也较为缓慢。

第三点:外部环境变化。2014—2015年期间,外部环境较好,而当前全球形势更加复杂,逆全球化、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因素使得外部环境比之前更为恶劣,这对市场的稳定性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第四点:领涨板块不同。2014—2015年的牛市是由创业板和成长股领涨,随后才扩展到各个行业。当前牛市则主要由低市净率的大盘股、非银行金融及地产链板块领涨,更多是价值修复的逻辑,而非成长股的崛起,这显示出当前市场的主导力量与上一轮牛市的差异。

《中国经营报》:在这波行情中,外资是否参与?如何影响市场走势?

秦培景:这一轮短期的上涨,前期一定是散户迅猛入场为代表的,即动态交易,外资并不是主要的参与者。

从资金面的情况来看,外资确实有明确的流入,但与内资的散户和游资相比,其规模远远不是一个量级。外资在长假前的最后一周有显著的短期回流,约40亿美元,但即便如此,在每天成交2万亿—3万亿元的市场环境下,它们依然不是主要的定价者。

外资或长期机构资金更倾向于在基本面预期好转、产业逻辑清晰、信用周期起来或行业层面出现分化时参与市场。外资更多关注的是房价的趋势性企稳以及信用周期的回暖,只有在这些基本面预期好转时,才会有更具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回流。

《中国经营报》:普通投资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应该如何调整投资策略,并理性参与?有哪些风险需要特别注意?

秦培景:移动互联网平台对散户情绪的放大作用是这一轮行情与以往不同的根本之处,导致散户迅猛入场,市场前期涨幅较快。投资者纯粹依靠追逐涨停板或者搏高弹性的交易策略,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忽略个股的基本面风险,从而带来潜在的亏损。市场涨幅和跌幅是对称的,投资者若只关注短期的收益而忽略了潜在的风险,容易陷入高波动带来的预期偏差。

在市场情绪高涨、波动加剧的情况下,投资者应注意三方面:

一是不要盲目使用杠杆,尤其是在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杠杆虽然可以放大收益,但同时也放大了风险。

二是依赖专业机构的分析和建议,尤其是在个股选择方面,选择有基本面支持的标的,避免陷入短期的市场情绪中。

三是在投资标的上,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中长期投资的优选。散户投资者往往在个股选择上面临更大的波动和风险,而ETF则提供了一种更加稳健的投资方式。政府正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ETF作为一种便捷且透明的投资工具,符合监管的方向,无论是宽基指数ETF还是行业和主题ETF,都是引导中长期资金的重要工具;中国经济日益成熟,市场中的龙头公司盈利能力、现金流表现都在持续提升,且这些龙头公司大多集中在沪深300和中证800等指数中,而这些指数通常是ETF的基础,这意味着,投资宽基ETF实际上是间接投资了一批最具竞争力、业绩稳定的龙头企业,这样既享受了经济周期的红利,又降低了个股选择带来的风险;ETF通过分散投资降低了波动性,适合希望获得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者。尤其是在当前5000多只A股中,筛选优质个股难度较大,而ETF可以简化这一过程。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