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论坛发声:大模型重构行业,中国无需等待超级AI!

2024年9月28日,备受瞩目的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众多业界精英和学术权威,共同探讨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其中,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鸿祎的出席及其精彩演讲,无疑成为了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

周鸿祎在演讲中明确指出,大模型正以其独特的力量重构着每一个行业和每一家公司。他强调,中国公司无需等待超级通用人工智能的完全成熟,而应充分利用我国工业门类齐全、企业场景丰富的优势,结合具体企业场景打造专业化的大模型。

面对当前关于人工智能的种种争论,周鸿祎表示,大模型已经实现了智能的突破,这将引发一场工业革命。他并不认同那些悲观论调,即大模型会摧毁某些行业。相反,他认为大模型将带来的是行业的重构和企业的转型。

周鸿祎进一步分享了他在今年7月份开始思考的一个问题:大模型如何从人类的快思考能力转变为慢思考能力。他指出,即使是再聪明的人,在不假思索地现场回答复杂问题时,其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人类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分步骤的慢思考过程。大模型的最新突破,如OpenAI发布的o1,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迈进。o1通过强化学习合成高质量数据的方法,开辟了新范式,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

在谈到中国应如何应对大模型时代时,周鸿祎表示,中国可以走一条独特的道路。他提到,中国无需等到一个超级通用人工智能做出来之后再来应用,而是应该充分发挥我国工业门类多、企业场景丰富的优势,结合企业的具体场景打造专业化的大模型。这种专业化的大模型将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价值。

此外,周鸿祎还分享了他在最近半年探索的专家模型协同的COE方法。他与国内16家大模型厂商合作,接入了50多个大模型,通过多个大模型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基于协同的慢思考,解决了复杂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大模型的性能,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大模型应用方案。

在演讲的最后部分,周鸿祎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进一步阐述了大模型的应用前景。他提到,斯坦福的一个教授曾讲述过工业革命的发生过程,即从中心驱动到单元驱动的转变。周鸿祎认为,这个例子非常恰当地说明了大模型的应用模式。他指出,大模型不是产品,而是能力;大模型不是操作系统,而是更像电动机一样无处不在。在中国众多的使用场景中,每个人的设备、每个企业的不同部门都将会有多个大模型在解决各自的问题。这些大模型将像人类专业员工一样,通过组织的能力进行协作、交流、讨论和反思,最终总结出正确的答案。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