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亚欧可设碳排放基金

全球保护主义盛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期强调应在碳排放、货币财政领域建立新的组织或者进行多边合作,如大陆欧洲、甚至欧亚就很有碳市场合作的潜力,未来可研究建立相关的专项基金,根据碳排放价格,将收入交给基金,支出用于减排或零排放的新应用。也可参照「沪港通」模式发展

第一财经报导,现为国际金融论坛(IFF)主席的周小川22日在IFF第17届全球年会上表示,全球在加强碳排放合作上势在必行。周小川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市场本质就是一种金融市场,也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供需关系基础,涉及多种不确定性风险定价市场,更是一种跨区配置投资风险管理的市场。

对于加强碳市场全球合作的方向,周小川认为要从五点下手,首先明确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主要依靠的激励机制。再来要对碳中和计划中参与的各行业给出未来减排计划、减排效果参数。三是在碳中和的后半期,更注意碳全降等面向。四是需要二氧化碳排放市场、碳税两种激励机制。五是解决跨境航线、国际海运的碳排放问题

周小川指出,如大陆、亚洲、欧洲的碳市场就可以参照「沪港通」的做法来连接,建议亚欧之间研究建立专项基金,专门处理跨欧亚交通的排放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周小川也称,全球应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领域成立新的多边组织,来协调譬如货币溢出、数位税收等问题。同时要改善目前多边组织,巩固与加强机构的机制以及其动员资源,并改善多边规则使其更能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周小川认为,现行国际组织尽管能发挥一定作用,但都不充分。如世界银行虽然在发展与脱贫上有权威,但资金规模有限,甚至资产规模不如大陆国开行规模大。国际清算银行虽是各国央行之间的平台,但主要是在监管方面有更多作用,各国央行在平台上的意见没有形成太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