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小超(孙希超)《小超访谈录》:“农家小伙”刘大成——“回忆杀”,刘大成讲述小时候音乐缘

他是山东的一位普通农民,从小在庄户地里长大的他梳了一个齐刘海儿的发型,形象很可爱,同时也有一副好嗓子;他喜欢唱歌,能唱传统民歌,能唱英文歌,还能唱歌剧,模仿更是不差;他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一夜成名。他就是今天《小超访谈录》为您请到的嘉宾,农村小伙——刘大成。

小超:大成你好,欢迎来到《小超访谈录》。一喊你的名字,作为山东的主持人、山东的观众都会感到非常亲切,因为我们都是山东人,是老乡。我现在手里边拿着你的一本书——《星光大成》,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出版的?

刘大成:昨天在西单图书大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这本书刚刚上架。这本书是毕福剑老师提的词、写的序。

小超:我感觉“毕姥爷”字写得不错。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说的是什么?

刘大成:主要是讲我的成长历程。

小超:小超在这替大成做个广告,这本书挺好看!你可以通过这本书,更多的了解刘大成。我想更多的观众朋友,不仅要看你的书,还想听大成唱歌,能不能给大家唱两句。

刘大成:回家了嘛,我就唱一首《想家的时候》吧。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很甜蜜,家乡月抚摸我的头;想家的时候很美好,家乡柳就拉着我的手;想家的时候有泪水,泪水却伴着那微笑流,想家的时候啊更想为家做点事,哪怕离家这么遥远这么久,想家的时候啊更想为家做点事,哪怕离家这么遥远这么久。”

小超:这是第一次面对面听大成唱歌,我觉得唱的真不错。我替山东老家所有的观众朋友们,拥抱你一个,欢迎回家!

(节目讲述)说起刘大成,不得不提他最近表演的节目,2012年央视元宵晚会上与周炜、石头一同合作的小品《小合唱2》。节目中刘大成就地取材,用不同的器物即兴演奏,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刘大成生长在古运河畔,这里人杰地灵,更是孔孟之乡。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灿烂的阳光。而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同样有着一份与众不同的善良、淳朴与知礼。

【济宁老家的点滴】

小超:一首《想家的时候》,也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我的老家,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从老家开始谈起。大成,你的老家在哪?现在出名之后还经常回去吗?

刘大成:我出生在济宁市安居镇南刘村,现在也经常回老家住上几天,因为那里是我的根。

小超:村里主要种什么作物?

刘大成:村里主要是种小麦、玉米。我小的时候也帮家里人种过小麦、玉米,而且还扬过场。

小超:扬场需要什么技术要求?

刘大成:首先得看风向。假设现在是南风,你站在西侧,一锨下去,扬起来,撇一个45度角,麦粒落下来。

小超:你觉着出名前和出名后,村里的父老乡亲对你的看法变化大吗?

刘大成:我感觉不是很大。我还是和以前一样,到街上搬个凳子,跟爷爷奶奶聊天。村里人都说:出了名的大成还是咱家的大成!

【从小喜欢在大喇叭下听歌】

小超:为什么从小就开始喜欢唱歌?

刘大成:那时家庭条件不好,没有条件买录音机,就在村里大喇叭下听歌。大喇叭是我的音乐启蒙老师。

小超:你上学时身边的小伙伴,有没有和你一样坐在大喇叭下边听歌?

刘大成。没有,就我自己。

小超:村里的大喇叭就是为你准备的,那时候主要听什么歌?

刘大成:我记得非常清楚,刚开始是播报新闻,然后是“每周一歌时间”。那个时代比较火的一首歌是李谷一的《乡恋》,“你的身影、你的眉毛,永远映在我的心中。”

(节目讲述)刘大成家庭并不富裕,父亲刘元才除了种地就是开着家里仅有的农用三轮车卖煤球。刘大成说,他的祖上从没一人能吼上一嗓子、唱上一小曲。但刘大成从小却痴迷唱歌唱戏,家里没有录音机,他就坐在村头大喇叭下认真的听。

【接触音乐的媒介从大喇叭转到电视机】

小超:小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将来可以唱出名气来?

刘大成:没有想过,那时只是喜欢。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家里才有了电视机。我经常因为看电视入迷忘了作业,经常挨骂。我爸爸还因为这个后悔买了电视。

小超:那时你在电视里面看什么节目?

刘大成:那时只能收三个台,是中央一台和二台,还有济宁电视台。济宁电视台常播戏曲,中央台有时播歌。

【上学时因为一首《血染的风采》成功当上文艺队长】

小超:上学的时候,在班里经常唱歌吗?

刘大成:一到开联欢会或者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就去唱歌,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唱董文华的《血染的风采》。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记得我永久的情怀。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

小超:周围的小朋友是不是特别羡慕你?他们怎么评价你?

刘大成:他们一致选我当三道杠的文艺大队长。后来我不光唱歌,还学了点快板书,有一段说计划生育的,是这样唱的。

“阳春三月的好天气。吆喝!瞧那边来了一位小嫂子,挑着个小挑子。挑子上插着那糖唐老鸭、糖米老鼠、糖八戒背着个糖媳妇。”

(节目讲述)在刘大成看来,童年的记忆,无论是否美好,都是一生的财富。刘大成说那是个纯真的年代,玩乐简单却乐趣无穷。上学后刘大成对歌唱的热爱变得越加浓厚。村里有红白喜事,请人唱歌唱戏、奏笛子吹喇叭,这也成了他最爱去的地方。

【生活之中演绎音乐之美】

小超:你小时候是不是谁家有喜事,你就爱往那儿蹿?

刘大成:经常的事。那里有戏班和唢呐班,我就听人家吹。济宁是唢呐之乡,也是著名的唢呐表演艺术家任同祥的老家。唢呐曲《百鸟朝凤》就出自济宁。

小超:你是不是受这个影响开始学乡村里鸡叫、鸟叫等等?

刘大成:对,那时我经常到池塘边,到芦苇荡里找鸟。有时为了听鸟怎么叫,我会在芦苇荡里蹲一下午。“啾啾啾”,这是翠鸟叫。

小超:这个声音怎么出来的?我根本找不到发音方式。你还会学其他的鸟叫吗?

刘大成:再就是鸭子叫,“嘎嘎嘎”。除了能模仿动物叫,我还能用很多东西吹出动静来,比如树叶、梳子、鸡蛋壳、花生壳、水管、牙膏、注射器,药瓶、吊瓶等,凡是能看见的,我都想办法用它吹音乐,这是源于对生活的体验。我认为只要仔细观察,就能从生活中找出美的东西,找到跟音乐相关的东西。有人愿意在城市里,其实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地方在乡村。

(节目讲述)小时候,刘大成没钱买笛子,就拿水管挖几个洞当笛子吹;没有乐器,他就练口技。树叶、针管、瓶子、吸管、梳子等,他改造之后都能吹出优美歌声。鸡、鸭、牛、鸟等动物的叫声,他也学得惟妙惟肖,这些都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

【家乡环境在发生改变】

小超:你怎么看现在老家的发展现状?

刘大成:我们那儿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但没以前好玩了。以前到沟里抓鱼、逮螃蟹,现在找不到了;小时候村里的水很多,现在没水了。这种情况不只我们村存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发生变化。有一首歌《春来了》,唱的就是鸟语花香,唱的向往美好春天,向往大自然的。“天暖了,云开了,南归的大雁飞回来了,叫醒你,叫醒他,春天的脸像一朵花,太阳花,呀拉索,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