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消失的“进口药”!

前段时间,我刷到一篇文章《医院越来越难开到进口原研药》,让我感触很深。

文章是一位父亲带孩子就医,他的孩子患支原体肺炎,去医院医生给孩子开了国产阿奇霉素。结果打了两天的点滴,依旧高烧不退。

后来,几经周转才等到进口的阿奇霉素。结果打完当晚孩子就退烧了,并不再反复。

这件事呢,引发了这个父亲的疑惑,为什么现在公立医院很难开到进口药?本来进口药可能一针就能解决的。这件事情在网上也引发了剧烈的讨论。

今天就来和大家讲一讲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对我们有哪些影响,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对于公立医院很难开到进口药的现象,大家很早就有所察觉。

比如2020年左右,有朋友发现一款吃了十多年,用于控制血糖的二甲双胍原研药,在公立医院买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3块钱100片的国产二甲双胍。

还有降压药“络活喜”,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恩理思”、主治胃炎、胃溃疡的“波利特”等等,都逐渐从公立医院消失。

大家不禁疑惑,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而这主要和我们医疗制度改革有关。

&医药集采。

从2018年《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的出台,我们国家就开始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

就是以“国家”为单位,进行药品集中采购,保证一定采购数量,并且通过以量换价,最终把药品的价格给打下来,让人们能以低价享受到质量好的药品。

在这样的规则下,有很多原研药就因价格过高竞争不过国产药,导致落选。

并且从2020年第三批集采开始,很多跨国药企也意识到竞争不过,索性直接放弃集采。

现在集采制度已经开展到第九批,据医保局2024年上半年的统计,这批集采共有374个品种,1653个药品中选,其中国产仿制药占到96%,可见原研药的竞争压力非常大。

同时为了保证集采数量,医保局还给医院和药企设定了前提条件。

比如:在一年周期内,参与集采的医院必须先完成集采中选品种的用量,然后才能用集采落选品种。

意思就是医院要先从集采中选购,这里的比例通常占到70%左右,剩下30%由医院自主选择,可以使用落选的原研药。

很多医院为了达到医保局标准,一般会把原研药控制在10%以内,甚至直接“一刀切”。

这就导致很多医院根本没有进口药或者是数量非常少,只有重症紧急情况才能使用,而普通患者根本轮不到。

其次是集采落选品种可能还需降价。

有的地方要求,在一个招采周期内(比如2年或3年),落选药品必须将价格降至趋近于中选品种(比如:中选药品最高价的1.5倍或进口药在全球市场的中位价),否则会因为触碰价格“红线”被撤网。

这意味着,医院不再能从各省搭建的医药采购平台上购买到这款药物。

&医保DRG/DIP支付模式改革。

此外医保的DRG/DIP的改革,也有极大的影响。

以往的医保支付是按项目付费。也就是去看病,所花费的项目药品,只要在医保范围内,会按照比例报销,属于后付制。

现在DRG/DIP的改革,是将病种分组,且每个病种需要的各种费用加一起「打包付费」,属于预付制。

也就说,在治疗过程中,无论花了多费用,医保只报销这么多,多出来的费用医院自己承担,结余的就自己留着,自负盈亏。

这样一来,很多医生在治疗时都会非常谨慎,避免开进口药,生怕超额。

就好比一个疾病的报销额度是5千元,保守治疗3千块能治好和使用进口药1万能治好,

怎么选,很简单吧。

之前网上也出现过,医生做手术费用超标,最后从自己工资里扣的事情。

在这种背景下,医生只能精打细算,尽量使用便宜的药物治疗。

并且使用原研药的不是想用就有的,得上报经过好几个人才能审批下来,所以很多时候,医生也是非必要不麻烦!

总之,医保部门的这些改革措施初衷是好的,让我们每个人都用得起药,有更好的就医环境。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多方因素而变得复杂,导致我们逐渐失去用药的自由权,且像一些疑难大病就医越来越难,甚至是自费会越来越多。

我们该如何解决?

以上带量采购和DRG控费,核心是为了解决医保基金不够花,以及之前出现过的过度治疗、高额医药费的问题。

比如之前医生在开药方面有很大的主动权,导致就医费用直线上升。由此呢,就出了很多医疗改革,起初是出台药占比来控费,后续就出了DRG。

这就引发了仿制药和原研药的对比。

有关药品效果的对比,咱不是专业的医学专家,仅从我查的一些材料,来和大家分享我了解的情况。

首先仿制药的优势是确实是把价格打了下来。

这就让很多慢性病的患者,自然而然接受了仿制药。

比如治疗乙肝的药品,原研药要30多一片,而仿制药一片价格还不到2毛钱,在价格的影响下,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接受仿制药。

我也查过一些论文,仿制药确实省了不少钱。

但是呢,对于很多急性病,比如开头我和大家提到的,体验过仿制药和原研药差别的人,还是不愿去接受仿制药,即便两者有一定的价格差别。

由此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如果想在医保体系下,寻求一些原研药,确实存在一些困难。以及因控费,治疗方案也可能会受限。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看很多自媒体账号会推荐大家有两种解决方案:

第一个是购买无社保版本的百万医疗险,第二个是考虑买中高端医疗险。

这里面逻辑是无社保版本百万医疗,就医时是以不用走社保报销,这样医生就不用考虑控费的问题,全部按照你要求的最好的去治疗。

另外中高端医疗险的就医范围就更广一些,可以对接医保覆盖不到的公立医院的国际部,特需部、私立医院,甚至是海外医疗的资源,像我们担心的原研药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但实际上,即便我们知道以上两种方案的优势,也不会去推荐给大多数朋友,因为摆在体验面前有很多现实问题是无法忽略的。

首先,价格比较贵,一般家庭是负担不起的。

要知道无社保版本的百万医疗险要比有社保版本的贵出1倍多。

给大家找来同款产品有社保版和无社保版本的费率表,假设40岁,有社保版本的才3百多,而无社保版本的要8百多,足足贵了1倍。

而且随着后期年龄上涨,这期间的费率差会更大。

另外像中高端医疗险就更贵了,一个人每年的保费就几千块,一个普通三口之家,再加上双方父母,一年大几万的纯保障开支。

可能有些家庭每年的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何能承受的了。

其次,有些本质需求还是不能解决。

就比如说进口药原研药的问题,一些公立医院可能确实就是没有,就算你买了无社保版本的医疗险,自己付费,它也只能给你开出国产药。

毕竟公立医院本质实行的还是医保那套系统,所以本质需求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如果你不想用,就只能找有这些药的医院比如私立医院,这非常考验私立医院的水平,像一般小城市的医院显然是不具备这样的标准的。

所以不是经常去私立医院看病的,或者是当地没有私立医院的,买中高端医疗险也是派不上用场。

当然,我这是列举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不是代表就不能买。

像经济充足,追求医疗品质的,还是更推荐去买中高端医疗险,毕竟整体就医真的更好。

那对于买不起以上两者的普通人该怎么办,百万医疗真的失去价值了吗?

百万医疗险还有用吗?

从医保改革以后,很多朋友都会攻击百万医疗,觉得它价值没那么大了。

客观说,医保改革,确实导致百万医疗险的报销效果会受一定影响,但是在我看来,它还是多数家庭必备的兜底保障,缺一不可。

我们可以从百万医疗险保障的住院医疗,门急诊以及外购药这三方面逐一来看。

其中住院医疗方面报销是没啥太大的影响。去住院,只要经过社保报销,剩余自费的部分扣除免赔额后,百万医疗险还是正常报销。

只是门急诊和外购药影响比较大。

其中百万医疗险,只能报销住院前后的门急诊、门诊手术及特殊门诊费用。

但从医保制度改革后,很多医院能不让病人住院就尽量不安排住院,住院期间的检查和治疗也会想尽办法挪到门诊和日间手术里去做。

这样不住院,就达不到百万医疗险的理赔标准,会导致这部分可能会自费。

但这部分的门诊费用其实还好,并非说是普通家庭承受不起的,由此在我看来,影响并不算很大。

最后外购特效药方面,由于医药集采缘故,很多公立医院就没有进口药,或者医生为了控费直接不开。

对于这点,其实并不是百万医疗的问题。

从设计的逻辑讲,百万医疗从一开始就没有把院外药这个保障囊括在保障范围内。院外药本身种类过于复杂,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会导致骗保风险。

之前百万医疗能报销的只是院外靶向药,是针对癌症患者治疗,一些小医院缺药,可以申请去其他大医院或者药房,帮助到癌症患者提供更高的治疗效果。

而现在原研药缺乏,并不是某个险种的原因,而是围绕整个医保就医体系存在的一个现象。

我们不可能指望,几百块的百万医疗来解决这种核心问题。没有百万医疗,问题也同样存在,就不能将问题归咎于此。

所以,以上几点并不足以推翻百万医疗的价值,它依旧是普通人为数不多能兜底的保障。

对于DRG/DIP改革,预计今年年底将在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

到2025年底,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

很多时候,我们普通人在政策面前反应都会比较慢,所以我们想和大家讲清楚这个东西,同时也不用太过于焦虑。

毕竟我们普通人在大趋势面前,只能顺应,积极应对,并寻求解决办法。

把自身的保障搭建好,目前最基础的就是百万医疗险了,有条件或者想寻求更好的就医体验,也可以购买中高端医疗险。

这些明面上医疗费用解决后,还需适当配置好重疾险,做最后的兜底保障。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对配置保险还有问题,可以后台留言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让我们的顾问老师一对一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