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向“智” 中国制造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王绍绍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近年来,中国制造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国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至11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8%,增速比全部投资高5.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2%。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发布数据,2024年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11月下降0.2个百分点,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连续三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在科技创新大背景下,先进制造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未来要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动人工智能高水平赋能,加快数字技术在先进制造业中的普及应用;统筹推进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着力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打造绿色增长新动能。

智能制造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核心技术和主线,产业创新融合则是打开智能制造大门的“金钥匙”。“未来要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上述负责人表示,要深化行业应用,开展“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持续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深耕细分行业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化制造业领域的融合创新。

各行各业向“新”而行、向“智”攀升,汇成高技术制造业的亮眼表现。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和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个性定制、柔性生产、虚拟制造、智慧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孕育发展。

在湖南长沙,某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内,1540个传感器和200台全联网机器人每天产生超过30TB的大数据,实现生产情况实时监测,原材料进入工厂就拥有了一张专属“身份证”,由“工厂大脑”全程智能调度,实现“一张钢板进,一台泵车出”的智能制造全要素落地;在浙江台州,一家摩托车配件公司,通过“互联网+创新+制造”,很好地完成了数字化“补课”,全面打造了“制造云、电商云、物流云、设计云、流程云”,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向“新”提“智”的同时,制造产业也在向“绿”而动,为产业转型升级造就了宝贵机遇。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型的重要阶段,在大力发展产业创新融合的同时,也要着力推进工业绿色化、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表示。

在天津,某零部件制造企业通过对生产过程、智能设备、产品质量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研发了绿色节能制造技术,自2021年以来累计节能减碳达到了32.3%,累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4万吨,太阳能发电容量已达到42MW;在浙江丽水,一家锯床制造公司通过应用颗粒催化、激光切割烟尘、脉冲布袋除尘等新技术,实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效率提升至95%以上,有效满足排放标准,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我们开发了新一代高效节能绿色产品,采用低损耗的新专利技术,使生产线上运行热效率提高4%至7%,产品模具回收利用率达98%。”某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企业负责人介绍。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信息化是现代化的引擎,大数据是智能化的基础,要利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制造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周宏春表示。

面向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姜长云建议,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跃升。